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郭小川

  到延安前
  郭小川1919年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系教师。他幼年在家乡读书,随父读过两年私塾。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1933年夏,他取名克什格(蒙语:吉祥),考入官费的北平蒙藏学校。1934年春,用郭恩大名,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夏,取名郭伟倜,考入该校高级师范班。同年“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
  1936年夏,取名郭健风,考入北平东北大学工学院补习班。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奔赴延安,同年9月20日途经太原时报名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一二○师三五九旅任司令部机要秘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郭小川在抗日战争前期写有《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1940年郭小川在绥德工作时,就根据敌后斗争故事写作了《老雇工》(后改《平原老人》)一诗,他还积极参与绥德版《新诗歌》创办。
  延安时期
  1941年初,郭小川到延安,在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后为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5首诗和一篇散文。
  1941年11月下乡调查,并收集陕北民歌。1942年5月23日,他作为旁听者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第三次大会。在延安,郭小川写了《我与枪》《晨歌》《一个声音》《草鞋》等诗。
  1943年2月与西北公学学员杜惠结婚。在延安排演《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郭小川也参与演出具体事务。
  离开延安后
  郭小川从1944年末开始就要求到冀中去工作,也得到了批准,但未成行。1945年8月16日,郭小川告别延安。在张家口,组织上希望他留在张家口《晋察冀日报》当记者,他没同意,要求去基层,组织同意他去热河。到承德后,省委组织部要求他留在文联或《冀热辽日报》工作,他仍要求去基层。省委组织部决定他去县里当县委宣传部长,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北省丰宁县任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之后,他负责编辑热西地委指导群众运动的内部刊物。1948年夏,他转到新闻战线,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报》负责人,1949年初天津解放,任《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
  1949年5月,郭小川随军南下武汉,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宣传处长和文艺处长,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写了大量的《思想杂谈》,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1953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任理论宣传处副处长和文艺处副处长。
  1955年,郭小川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并担任《诗刊》编委。曾出席亚非作家会议。写了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投入火热的斗争》,是第一首政治抒情诗。1950年代,出版了《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鹏程万里》《月下集》《两都颂》《将军三部曲》等诗歌集。
  1962年10月,郭小川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之后3年多,他西出阳关,东泛大海,钻森林,踏沙漠,足迹遍布全国,写下了《林区三唱》《西出阳关》《昆仑行》《春歌》《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0年,郭小川随中国作家协会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10月被调到中央组织部等待分配工作。同年11月访问林县、辉县。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被迫害,但还是写了《万里长江横渡》《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长江边的“五·七”干校》《辉县好地方》《登九山》《拍石头》等诗篇。1976年初写了长诗《痛悼敬爱的周总理》,在逝世前,还在写纪念毛泽东的《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长诗。
  1976年10月18日,闻知“四人帮”被粉碎,难抑兴奋,在从河南返回北京途中,在安阳遭受意外火灾,不幸逝世,终年57岁。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