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的最初印象,停留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一首《题西林壁》让我为之倾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富含哲理,教会我们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并非所有问题都是非黑即白,一如《画杨桃》中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杨桃有不同的形状一样。紧接着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眼前一亮,人们总在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该就是这样吧,就像我们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思地找借口,却很少反思自己,我想,这是一件值得警醒的事。
每年的中秋节我都是在家与家人一起度过,但是2014年除外。彼时,我刚进入初中,中秋节那天,我正在进行新生入学军事训练,不放假,且由于离家太远,我是住校生。而那一年,因为家庭开支太大,父母不得不双双外出打工,留在家的也只有我上小学的弟弟妹妹。那一天,我一直心神不宁,我担心弟弟妹妹在家会没有月饼吃,我心疼爸爸妈妈在中秋佳节可能还在工地上挥汗如水,可是我却无力改变。晚上我们训练结束后,班主任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发了一个大月饼,还让我们不要因为不能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难过,他对我们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何况人生短短数十载,并非人人都有与老师同学共度中秋佳节的体验。”那一晚,月光皎洁明亮,我们围坐在操场上,一边啃着老师发的月饼思考着老师说的苏轼的富含哲理的话,一边怀念着家人。
2017年盛夏,阳光烤着大地,空气中散发着灰尘的气息,让人仿佛喘不过气,此时我坐在操场边的一棵大槐树下,回想着自己这次的模拟考试,心都凉了,这炙热的天也暖不了它。
“不要难过啦,不就是一次模拟考试嘛,相信最终的升学考试咱们都能考好哒!别难过啦,快看,我刚刚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个宝贝。”朋友简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我身边,接着,她在我眼前晃了晃手里的书,我一看《唐诗宋词鉴赏》,“知道你喜欢诗词,喏,这是我特地去给你找来的哦。”我接过它,随手一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彼时我还未学到这首词,但是想到苏轼,自然也就想到了他一生仕途中遭遇的各种失意,再看这词,也就情不自禁地陷入了他的豁达之中。一个如此有才识的政治家尽管一生不得志,但并未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相反,他的诗词中所流露出的豁达乐观,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我开始反思:不过是一次模拟考试考得不理想嘛,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呢。
2020年,当高考志愿结果出来以后,不说心灰意冷离这也差不太多,很遗憾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那几天,每天都很难受,都总幻想着会有奇迹出现。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我手上时我才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当我把我的难受告诉朋友慧时,她对我说:“知道你很欣赏苏轼,那你知道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他写的嘛,你看就连苏轼都觉得咱们不要执着于某一件事,再说啦,咱们中国大学如此之多,你现在的学校也未必比第一志愿差,别难受了,或许那儿才是你真正的归宿呢!做好去那儿展现自己的心理准备吧!”是啊,我想去的地方难道就是我适合去的地方吗,为什么非得执着于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呢?
晚风拂过脸颊,我独坐在窗前,手捧着一本《苏轼文集》,体验着他一生的情绪。
(山东师范大学 覃孝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