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商家在网络平台反映,自家店内极少出现问题食品,外卖所用食材与店内一致,包装也无问题,却被一顾客连续三天在外卖平台上给出差评。他怀疑这是恶意差评,就反馈给了外卖平台。后经平台核实和各方协商,顾客删除了差评。如这位商家所反映,在外卖和网购平台上,各类恶意差评屡见不鲜,如果放任消费者的行为,也就违背了网络平台设立评价和投诉机制的初衷。
某平台网站有调研显示,60%的人在购买商品时,会浏览差评内容。也就是说,仅仅一条差评,就足以影响店铺的客源。面对恶意差评,商家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差评对于店铺而言是非常不好的,每个人对于商品的要求不一样,偶尔一两个差评,也是正常能理解的。但差评数量多了,问题就大了,差评多会降低商品的搜索排名,会影响买家购物决策,让买家对商品和店铺产生怀疑态度。
没有投诉机制,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如果机制不完善,就会因为纵容恶意差评导致商家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消费者的投诉权要给予保障,但恶意差评也需要治理。所以,网购和外卖平台有必要完善投诉机制,比如改进相应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投诉奖惩机制、畅通申诉渠道,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
面对恶意差评时,商家要“怼”得有理、有据、有事实。对于恶意评价一定要做出合理解释,而解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其他有购买意向的顾客看到。只要解释合理,谁是谁非,顾客心里自有定数。很多商家遇到差评,自己的心态就会很不好,导致事情越演越烈,最后自己吃亏。商家要去冷静地分析,这个买家是正常买家还是职业差评师,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商家可以通过买家购买的金额、订单数量、评语去初步分析买家的身份。保持一个好的态度,用专业的服务,先主动联系买家,咨询对商品哪里不满意,店铺是支持退货退款的,麻烦他修改评价。看看买家那边的态度,是否愿意配合处理。对于恶意差评,商家可以保留相关证据。收集好相关证据,就可以举报申诉。
差评是做网购或外卖的商家绕不开的一道坎,应对差评的方法还是需要商家去慢慢摸索。对于商家来说,细节尤其重要,除了要有效地去处理差评,优化产品,从源头上把质量控制好才是王道。对于消费者来讲,自己的权益要守护,但靠逾越规则获取利益实不足取。要知道,恶意差评是牟取不法利益的失信之举,一旦触犯法律,注定难逃制裁。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此类案件的宣传警示,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杜绝恶意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