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94岁“小八路”卜庆升:
依依难舍延安情
通讯员/王军生记者/ 忽弋琛
    ◀ 卜庆升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卜庆升在军人俱乐部旧址前留影
    ◀小小讲解员为卜庆升讲述小提琴的故事
    ▲ 钟敬之为卜庆升寄来的塑像照片
    ▲ 卜庆升为母校的留言
    ◀卜庆升(右)讲述当年在延安的岁月。
  1940年,12岁的卜庆升在意气风发的年华与延安结缘,他曾是一位学习与成长在鲁艺的八路军战士,也是延安文艺纪念馆中所展出的一座80多年前延安“小八路”塑像的原型。离开延安的岁月里,延安精神始终指引着他乐观生活,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今,已是94岁高龄的他再回延安,依然精神矍铄,满腔热血!
  八月的黄土高原虽然已经立秋,但气温依然居高不下。8月12日上午,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和习习微风,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迎来了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老人名叫卜庆升,原名薄庆昇,曾经在鲁艺举办的部队艺术干部培训班学习,是一位八路军战士,也是展馆中一座80多年前延安“小八路”塑像的原型。
  得知卜老回来的消息后,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带着工作人员们早早就捧着鲜花,守候在门口迎接。看到卜老后她激动地上前向卜老献上鲜花:“欢迎您回家!”正在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得知老人是一位八路军老战士,也马上围了上来,自发地向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鼓掌致敬。在展厅内的鲁艺美术工场复原场景旁,卜老欣喜地看到了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小八路”塑像,思绪一下子回到82年前的延安,在他的讲述中,大家也一同走进了那段火红的革命岁月。
   在延安:部队生活 终生难忘
  1928年,卜庆升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芳兰村。10岁那年,他跟着在游击队当班长的堂兄参加了革命,因为年纪小,被分配到部队文工团——“晋察冀第二军分区七月剧社”,跟着师傅练功学戏。
  1940年底,年仅12岁的卜庆升跟随“七月剧社”一路行军,从山西渡过黄河,经过陕北的府谷神木一带,来到延安,进入当时位于桥儿沟鲁迅艺术学院大礼堂后的鲁艺“部队干部训练班”(简称“部干班”)学习。两个星期后,卜庆升被编入了新组成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简称“部艺”),部艺的场地就设在鲁艺后的东山上。
  在延安,卜庆升度过了终生难忘的时光。他还记得当年自己是部艺第一期第三队的学员,当时的辅导员叫凌行知,他在鲁艺所有与外界有关的活动,都是听从凌老师的安排,这其中就包括为时任鲁艺实验剧团、鲁艺美术工厂(研究室)主任的钟敬之做“小八路”塑像模特。
  “有一天,辅导员通知我说鲁艺美术工场的钟敬之老师要做个小八路雕塑,叫我去做雕塑模特,并告诉我具体地址。”卜庆升回忆道,“我是农村出来的,当时也不懂什么是雕塑。我去见了钟敬之老师,他很亲切,问我家庭情况、现在在哪个单位,然后给我交代说‘要塑个小八路的像,你需要配合。’我说‘配合没有问题,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们那一拨人大多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后来想也许是我这个人还比较灵活,不那么死板,才被选中当模特,比方说在延河里边游泳,我进去以后扑腾几下就会游了。”
  此后卜庆升完全按照钟敬之的要求,配合他的创作。但那时候条件有限,窑洞里边儿比较暗,再加上当时塑像主体的颜色是土色的,创作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卜庆升都看不清塑像的轮廓。“我平常的衣服顶多是里面穿一件,外面套一件,也没有几件。但是他经常给我换衣服,左换一次,右换一次,并为我戴帽子、装笔……给我准备了很多道具。”卜庆升说,“这件作品是他最下功夫的,但是当时的我不懂,塑像完成后,我只看了看脸型挺像的,心里挺高兴。”
  直到1993年2月,卜庆升收到钟敬之寄来的照片和一封信,信里讲了塑像的细节,这时的卜庆升才明白:“他当时要表现的是有文化的八路军,所以给我装了支笔;怎么表现这个小八路‘小’呢,他在这个衣服里边套了很多层衣服,表现衣服大了,体现人物的年纪小。”提起钟敬之老师,卜老滔滔不绝:“他待人很亲切,没有架子,一会儿招呼我喝水,一会儿让我休息。我给他当了二十来天模特,塑像就完成了。”
  1941年春,鲁艺美术工场在文化俱乐部举办展览,钟敬之制作的塑像作品“小八路”在展览会上展出。塑像中的小八路看上去还是稚气未脱的圆脸,端端正正地戴着军帽,帽檐微微翘着,表情坚毅严肃。钟敬之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想把充满战斗精神的少年战士那种活泼可爱的神态塑造出来,因此不仅着重观察了他的外貌特征,还想表现出一个英勇小八路战士的英姿及气质。
  80多年后,当卜庆升回到延安,再次面对塑像上稚气未脱但神情坚毅的自己时,他双眼闪烁着光亮,微微点头,仿佛是在给予当年那位小小年纪就投身革命的少年回应与肯定。
   念延安:汲取力量 投身艺术
  在部艺的一年时间里,卜庆升一边学习一边排练。那时,他和战友们一起排练出了《打渔杀家》《反徐州》《十二把镰刀》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1941年底,“七月剧社”接到返回山西抗日前线的通知,在临行前,他们特地为延安的领导和老百姓作了几场汇报演出。
  剧社转移至山西后,卜庆升和战友们一边生产一边活跃在晋绥边区进行抗日宣传,参加了“锄奸反霸”以及攻打太原战役等,经受了抗日战争时期最危险的战地演出和战火中的生死洗礼。
  新中国成立后,卜庆升先后在“西北青年文工团”“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政治部文工团”“乌鲁木齐铁路局政治部文工团”工作,工作战斗在文艺宣传第一线,离休后居住在西安。
  几十年来,卜庆升从没有忘记在延安度过的时光,始终从那段虽然艰苦但充满激情的日子中汲取着奋斗的力量,在工作岗位上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先后导演了30多部优秀剧目,并曾任中国剧协会员、全国文联委员等。1960年春,由卜庆升导演的大型歌剧《两代人》赴京,向国家民委和铁道部汇报演出。该剧三进中南海,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观看与好评。周恩来总理不但观看该剧,还特地嘱咐陈毅在回国第一站——乌鲁木齐观看演出,该剧同时获得了陈毅的好评。
  谈到延安和鲁艺、部艺对他的影响时,卜庆升说:“我最感激的就是这里对我的启蒙教育。从政治上来说让我懂得了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懂得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艺术上来说,让我走上了艺术道路,成为戏剧战线上一辈子的老兵,做了一辈子戏剧工作。”
  回延安:追寻初心 完成夙愿
  “我们在2021年找到了‘小八路’塑像原型人物卜庆生的线索,去年我们就计划去采访拜见卜老,采集‘小八路’背后的故事,因疫情屡次耽搁。没承想,当年12岁的小八路战士,今天94岁的耄耋老人满怀心愿,回到了延安,回到了鲁艺。”刘妮说。
  重回鲁艺,卜老不顾旅途的劳累,坚强地走出轮椅,迈着强健而略显蹒跚的步伐,尽可能多地在鲁艺核心区旧址走走看看。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内,面对着展板上那关于鲁艺、部艺的一张张资料照片,和照片中那一副副熟悉的面庞,卜老不禁细数起那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在聆听了鲁艺小小志愿者鲍童羽所讲述的关于鲁艺人自制乐器小提琴的故事后,卜老非常高兴,他欣慰于红色基因在延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且亲切地和孩子握手并夸奖她讲得很好。
  “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我的母校,给了我启蒙教育,所以我非常怀念这里,做梦都总是回到这个地方。如今,我年纪越来越大,人生道路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所以我一直回想、一直回想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在临终之前一定要回来看看!”卜老的这段肺腑之言让在场的每个人热泪盈眶……
  “听着老人的讲述,我们泪如泉涌,被老人家的每一个字眼打动,更被那个时代里,一个12岁孩子的追求与坚定深深感动。如今,时隔82年,卜老归来仍是少年!他所代表的80多年前延安‘小八路’的勇猛机智、理想坚定,他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气质,永远感动和指引着我们。”刘妮动情地说。
  此次回延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卜老总是尽可能多地寻访延安的革命旧址、体味延安的风土人情。他除了重回母校鲁艺、去大礼堂、文化沟寻找当年的排练场地之外,还与家人一起登上宝塔、眺望延河,参观了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以及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和延安新闻纪念馆等。一路上,卜老始终面带着笑容,情绪高昂,他追寻着过去的记忆更感叹于延安的发展。“鲁艺、部艺是我的母校,教我为人民服务,我永远怀念你!”留言簿上,卜老的遒劲有力的笔锋字字肺腑,句句深情。
  踏上归途,卜老眼含着热泪,他久久地凝望着车窗外,口中喃喃道:“延安,我还会回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我永远为你们祝福。”
  (本版照片由王军生摄,部分资料由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