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塞 克

  到延安前
  1906年7月26日,塞克生于河北省霸县后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从事话剧电影活动时,曾用名陈凝秋,30年代中期取“塞克”为名(“布尔塞维克”之缩略)并沿用终生。1922年,他到东北哈尔滨,1924年担任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晨光》主编,1926年因发表支持反筑路学生运动和欢迎北伐军进驻武汉的文章被捕入狱。1927年8月,塞克到上海艺术大学学习美术和文学,同年冬在“南国社”前身“鱼龙会”上首次演出日本著名话剧《父归》获得成功,从此开始舞台生涯。1928年出版诗集《追寻》,1929年夏回到哈尔滨,同年出版第二本诗集《紫色的歌》。1930年,塞克在哈尔滨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北归》《哈尔滨之夜》和歌剧《爱情与生命》。1932年,他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他再到上海,从事电影艺术活动。1934年,他创作话剧《流民三千万》和由冼星海谱曲的同名主题歌,开始使用“塞克”的笔名与冼星海合作创作抗日歌曲,如《保卫卢沟桥》《救国军歌》等,被称为抗战歌手。
  1936年,塞克翻译高尔基的剧本《底层》。抗战初期,他担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参加上海救亡演出第一队,赴陕西、山西、南京、武汉、郑州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演出。1938年10月,他在山西临汾参加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担任艺术指导,创作《东北救亡总会会歌》(冼星海曲)和话剧《突击》(与萧红等人合作)。
  延安时期
  1938年秋,塞克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闻讯,亲自到塞克住地看望这位人民的艺术家,热情欢迎他的到来,并抱歉地说:“我们这里物质条件不好,接待不周。”他还用手拍着床板说,如果不嫌弃的话,希望多住些日子。塞克愉快地留在了延安,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文艺运动中。不久,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大会上,塞克被安排在主席台,和毛泽东坐在一起。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会后,毛泽东又和塞克等3人同桌进餐,再次与塞克谈起了大生产问题,并希望他以笔耕来促进大生产。塞克受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感染,与冼星海一起创作了气势磅礴的《生产运动大合唱》。
  1938年底,塞克任鲁艺戏剧系教员,创作和导演话剧《歼灭》《秋收突击》《三八妇女节歌》和三幕歌剧《滏阳河》。1940年,他担任青年艺术剧院院长,1941年当选为边区参议会参议员,1942年3月,任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边区剧协副理事长。
  1942年,塞克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前夕,毛泽东为了解当时延安文艺界的情况,请人转告塞克,特邀其长谈一次。因为在延安文艺整风前夕,毛泽东要做些调查研究,他想到了塞克,因为塞克敢于说真话。塞克具有独立人格、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被称为“延安的一大怪”。
  塞克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期间,导演了话剧《九·一八前后》《钦差大臣》。他还参与创作了《生产大合唱》等大型作品,其中与冼星海合作的《酸枣刺》一曲尤为著名。
  离开延安后
  抗战胜利后,塞克先后担任热河省文联主任、东北文联常委、东北戏剧工作委员会主任、辽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辽北学院院长和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塞克被选为全国文联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担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53年,他担任中央实验歌剧院顾问,发表《大同江之歌》《丰收》《六号门》《烈士颂大合唱》和《山歌唱给祖国人民听》等歌曲。
  文革期间,塞克遭受迫害。文革结束后,他担任中央歌剧舞剧院艺术顾问。
  1987年,塞克走完他的人生之路,病逝于北京。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