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星棋 吕辰雪 陈柏名
初秋的早晨,伴着鲁艺生态公园美不胜收的景色,延安新区院士工作站岩土工程监测工程师李攀照例来到辖区岩土监测点进行巡查,及时了解新区岩土工程变化情况,以此为新区建设提供科学数据。
为充分利用院士团队技术人才等优势,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20年12月20日,延安与绍兴文理学院二级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伍法权及其团队合作成立了“延安市新区管理委员会院士(专家)工作站”。
工作站成立后,为延安新区岩土工程和地质研究、新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为新区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带领新区管委会选派的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学术、技术交流讲座,向外界全面展示延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崭新景象。伍法权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先后多次来到延安开展科技服务和科研对接,并深入延安新区进行实地调研,明确了开展“地面沉降和地下水监测与分析”服务于新区工程建设的目标。
去年以来,在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新区新增10个水位监测孔,完成重点区域12组地下水位孔自动化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展水位监测孔降水补给测试工作,逐步实现新区水位自动化监测。
在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工作站建立了“岩体非接触测量”“SMRM云计算”“山体数字化”等高技术实验室,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套岩石力学“数智物联岩石力学背包实验室”系统,构建了多源近景非接触式测量与数据解算系统和基于统计岩体力学的岩体质量评价云计算平台,填补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前端市场空白,实现了岩体结构智能解译与三维精细化重构,突破了复杂工程岩体质量定量表征瓶颈。这些研究助力工作站科技成果“复杂条件工程岩体质量智能评价与主动加固关键技术”在国际领先。
院士工作站建站以来,先后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包括获得省部级奖项1项,出版团标1册,发表学术论文10篇;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此外,还编写完成“延安新区地下水监测阶段性分析评估报告(2012—2021)”,对延安新区地下盲沟系统的运行状况、地下水位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下一阶段科研与服务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
2021年9月24日,我市召开新区岩土工程阶段性专家评估会,伍法权院士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评估。“经专家组认真研究和讨论,一致认为延安新区岩土工程自2011年启动建设以来,工程总体稳定性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工程建设领域一次成功的探索实践!”会议得出了这样的喜人结论。
伍法权告诉记者,这次会议系统性地回答了新区场区稳定性、生态环境、建设场地区域防汛3个方面问题。在阶段性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区场地沉降变形在20cm以内,建设措施有效,达到了建设标准;依托新区周边山体生态屏障,充分利用场平区挖填交错的特殊地形,形成了“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意境。此外,新区建设场地区域防汛设施经受住了多年强降雨的考验,排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院士工作站的助力下,新区将进一步加大对地下水的监测力度,持续开展大规模黄土造地工程地下水控制专题研究,为服务新区建设积累更多科学工程经验,用科技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