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5日
把“小蚕桑”做成“大产业”
——走进子长市蚕桑专家工作站
    ●陈正余(右一)给蚕农讲解桑树种植知识
  记者 叶四青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走进子长市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不同品种、形态各异的桑树舒展着枝条,片片绿叶迎风飘动。
  “桑树桑叶长好了,蚕就能吃好,养蚕技术好了,蚕农就能多获收益。”看着满园碧绿的桑树,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副主任杨桐感慨地说道。
  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项、攻克技术难题10项、转化应用成果2项、开发新产品4种、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0年,子长市万亩桑园的鲜蚕茧、桑叶茶、桑枝香菇棒实现产值2000万元。通过蚕桑综合开发循环利用,解决社会就业2400余人,蚕农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这是子长市蚕桑专家工作站成立3年以来给出的答卷,也是他们带给当地蚕农的大惊喜。
  “推广技术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我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推广技术是我的职责所在。”回忆起第一次去子长帮助当地蚕农提高生产技术时的情景,子长市蚕桑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陈正余难掩激动之情。
  陈正余是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蚕研所所长,是全省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蚕桑技术专家。他长期从事蚕桑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5项,出版著作6部,制定陕西省蚕桑生产标准89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一名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者,他以推广技术为己任,足迹遍布安康、汉中、延安等地。
  “刚到子长时,这里的桑园粗放式管理、小蚕分散饲养、大蚕养育费力、蚕的生病率高等问题特别普遍,亟待我们解决。”陈正余回忆说。
  心有所动,力有所至。和陈正余一起为子长市蚕桑产业发展把脉会诊的还有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京国等多名省内外知名蚕桑专家,对照存在的问题,他们一起努力,与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合作开展并完成“2019年子长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项目”,解决了规范化桑园建设的标准和小蚕共育室建设、大蚕室建设、大蚕饲养、自动化上蔟等关键问题,子长蚕桑产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帮助蚕农提高养蚕技术
  “我今年养了8张蚕,还从陕南购买了2000斤茧,用来做蚕沙枕头和蚕丝被,全部卖出的话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涧峪岔镇南家峁村蚕农郭光军高兴地说。目前,南家峁村100多户人家中,栽桑养蚕户已达80多户,蚕茧收入占到家庭全部收入的80%以上,蚕桑产业成了南家峁村的支柱产业。
  如今,随着蚕桑业逐步向产业化建设的轨道迈进,子长市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省力化、现代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有桑园面积6.7万亩,养蚕4000张,蚕桑综合年产值达2000万元。
  “正是有了专家工作站,子长蚕桑产业才能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大成就。”杨桐说。
  在桑树和蚕生长的重要环节,在新技术落地的重要时刻,在子长市的桑田里、蚕农家,总少不了陈正余忙碌的身影。他主动盯紧项目进度,耐心给蚕农讲解技术,用技术武装蚕农头脑。
  2021年,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引进专家及创新团队在站工作时长达50天以上,开展线上线下咨询交流活动次数达80次以上,集中系统培训蚕桑干部和养蚕大户10场次1000余人次,现场指导培训蚕农25场次3500余人次,提升了养蚕技术水平。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在服务子长市蚕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专家工作站的专家及创新团队攻克了10项技术难题。
  其中,高效桑园建设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子长市过去栽桑密度和树形养成模式,使每亩桑园栽植密度达到1000株以上,采取宽窄行栽植模式(宽行2米,窄行0.65米,株距0.5米),养成低杆树形,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管理。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使小蚕共育实行工厂化、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温湿度的调控和蚕体发育,改变了过去小蚕分散饲养的落后现状。推行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采用大蚕省力化简易饲养,配套使用条桑饲养、机械化喷药、自动化上蔟技术,5龄期免除沙,大幅度降低了给桑、喷药、除沙、上蔟操作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10倍以上,达到省力、高效的目的。不仅如此,还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通过普及蚕前、蚕中、蚕后规范化消毒防病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蚕病的发生率,提高张种产茧量和蚕茧品质。
  “专家来之前,每亩桑园产3500斤桑叶,现在每亩能产5000至6000斤。”杨桐说,实行小蚕共育技术后,蚕农直接养3龄小蚕,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收益。
  专家们还致力于推广蚕桑副产品开发技术,解决桑叶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揉捻、温湿度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确定了桑枝食用菌棒栽培中的桑枝配方比例,改进丝绵被生产的丝绵净度处理和机械化缝合工艺,确定蚕沙保健枕中的蚕沙细度、干燥程度和外包装工艺。专家工作站开发出4种新产品,即桑叶茶、蚕丝被、蚕沙保健枕、桑枝香菇。如今,4种产品已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在子长市的大街小巷里,蚕桑产品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蚕丝被、蚕沙保健枕、桑叶茶成为市民自用和走亲访友的好礼品。
  “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落实工作任务;二是增加产业投入,扶持培育经营主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于未来的子长蚕桑产业发展,陈正余信心满满,他也将和其他专家一起,在子长土地上继续为蚕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其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