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0日
石侯海和他的蘑菇产业
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张亚宁
  走进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村民石侯海的平菇棚同样生机勃勃,几千棒蘑菇菌棒整齐有序摆放,洁白的蘑菇探头探脑努力生长,软糯可爱。
  石侯海20余年来只发展平菇一项产业,正是他的坚持与执着,小小的产业越来越兴旺,他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个季节绿色蔬菜供应量大,蘑菇处于销售淡季,但也属于重要生长季,需要细心养护,石侯海耐心等待这批鲜蘑菇快速长大,“预计再有15天左右第4茬又开始对外销售了。”他高兴地说。
  石侯海对蘑菇的感情,还要从22年前说起。2000年,了解到发展蘑菇产业的种植户非常少,但市场前景不错,石侯海便开始想种植蘑菇。他简单地了解了一些发展蘑菇产业的知识就开始着手。他自己做菌棒产蘑菇,由于完全没经验,尝试几次都失败了。
  “刚开始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有时候装得多了,有时候是塑料包得紧了,同时,菌棒出蘑菇不均匀……”回想起创业初期,石侯海感叹颇多,“第一年没赚到钱,手上仅有的积蓄也花光了,家人不理解,但我没有放弃,我想只要能吃苦,反复试验肯定能成功。”
  石侯海暂时停下了外出和别人学习技术。善于总结和学习的石侯海,很快摸索出种蘑菇的技术。2001年秋天,石侯海从多个地方买回材料,自己动手做了蘑菇菌棒,发展培育蘑菇。
  由于技术不到位,石侯海蘑菇种植的收入微薄。加之,张家庄村距离城区近,人均土地少,石侯海的父母又都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基础差,没有多少经济来源,2016年,石侯海被纳入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员上门给石侯海授课,并且支持资金扩大规模,发展了3棚蘑菇,2018年,石侯海顺利脱贫,他第一时间主动向组织递交了申请退出贫困的申请,一时在子长被传为佳话。
  “石侯海现在是村里的蘑菇‘大王’,多少年了钻研蘑菇产业,供出两个大学生,还是周边种蘑菇农户的老师。”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晓伟说,“他的坚持创业,给我们村村民树立了致富榜样。”
  “现在我的两个孩子参加了工作,很多人劝我不要再起早贪黑,我也觉得累了一辈子该歇着了,可不做又觉得舍不得。”石侯海笑着说,“觉得越干越顺手了,对种蘑菇有了很深的感情。”
  石侯海一边采摘蘑菇,一边笑着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脱贫了,我要把能享受到的好政策和机会让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村民富裕,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如今,石侯海的蘑菇产业做得越来越好,规模扩大了,技术也非常娴熟,从最初1000棒蘑菇发展到每棚4000棒。每天,妻子到集市销售、批发蘑菇,他在棚内负责技术和采摘。石侯海介绍,每棒能产2.5斤左右蘑菇,每年能产5茬,每斤价格在3元左右,每棚纯收入保持在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