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1日
“融救助”解决群众“大难题”
——宜川县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新模式小记
  通讯员 武小丽
  “我隔21天就得住一次院做放疗,一次花费4000多元,低保报销后我个人花2000元左右,民政上最近又给我批了大病救助,解决了我大部分的药费,政府的恩情我这辈子都记在心里。”郭志重看着到账的救助款不由地感叹道。
  53岁的郭志重是宜川县丹州街道高湾村人,2016年患肾肿瘤,肾切除术后,2019年转移成肺癌,一直靶向药物治疗,花费近50万元,导致生活困难,2021年7月被政府纳入低保户。今年3月26日,因癌细胞扩散至淋巴、脑部,西京医院为他制定了每隔21天做免疫加放疗的治疗计划,一次花费4000多元,一年18次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绝境。8月初,他来到宜川县融救助中心求助,经多部门综合研判,最终申请到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以及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共计8315.95元。有了民政的低保和各种救助,一年本该7万多元的药费,他个人只需支付2.6万元,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
  “以往多部门单位各自分头实施救助工作,困难群众因对救助政策不清楚,往往需要到多个部门单位询问、申请,而融救助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多部门联动,一次办结,群众最多只跑一次,这样使咱救助事项达到便捷、精准、透明、高效。”宜川县低保办主任呼东安说道。
  2022年3月,宜川县结合社会救助工作实际,提出“大民政”工作思路,创新成立民政系统党委,将具有社会救助职能的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17个部门单位党支部纳入民政系统党委。组建宜川县融救助中心,统筹政府和社会力量多方式融合救助,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新模式。
  2022年6月1日,宜川县融救助中心挂牌运行,受理大厅分设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司法六个救助服务窗口,按照“应办尽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救助工作集中受理。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多部门联动办结的“大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
  融救助中心根据困难群众需要救助的具体类型、困难程度以及项目资金用途,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核准救助对象,审定救助项目,分类别、多层次实施救助,把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对政策救助惠及不到的困难群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55岁的罗建存是宜川县集义镇辿里村人,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患有精神病,且失联数年。他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一对10岁的双胞胎孙子要抚养,家里没劳动力,仅靠上山采药为生,经济拮据。
  “我们没文化,再苦再难都要送娃进城上学,再让娃上兴趣班,真没那个能力了。”罗建存说,幸得今年暑期民政上给娃联系了免费的书法兴趣班,并说只要愿意,就一直能够免费上,真是太感谢民政局,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了。
  7月8日,宜川县民政局组织全县具有培训内容的社会组织设立“天使学位”,免费为困境儿童提供文化课辅导及武术、书法、足球等学位,25名困境儿童得以免费参加了兴趣学习。
  关爱、救助特殊儿童是宜川县“大民政”的一项重点工作。“大民政”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三类困境儿童作为工作切入点,建立“支部线状包联、党员点对点帮扶”工作机制,落实县级领导、政协委员中民营企业家、17个救助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及民政系统党委各支部党员联户帮扶措施,达到“三保两有”,即保基本生活、保身体心理健康、保在校或送教就学;有监护人、有亲情关爱。
  截至目前,民政局党支部、司法局党支部等9个党支部,根据各自业务认领分管群体,对摸底排查到的122名三类儿童落实了学习、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帮扶救助,让他们和健康家庭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宜川县“大民政”救助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共享“大民政”信息资源,既能杜绝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错、漏、重”现象,又能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救助政策“叠加”,同时对政策惠及不到困难群众引入社会力量实施救助,解决了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形成覆盖全面和最大化的救助。
  运行至今,融救助中心受理群众来访212人次,对符合救助政策的136例求助事项进行受理,累计召开6次综合研判会议,实施了21批次救助项目,综合研判总资金2751.6万元,惠及群众9776户1.72万人次。
  目前,宜川县融救助中心正在试运行研发的“融救助信息平台”软件系统,届时实现困难群众足不出户“掌上办”“指尖办”,使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便民快捷、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