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全给苹果卸袋 “这么多年,我一直努力做的事,就是做大做优做强苹果产业,让红苹果变身村民的‘幸福果’。”今年51岁的刘百全,是富县牛武镇八条俭村村民,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镇上第一批种植苹果的果农,如今已是村上先富带动后富的领头人了。
1991年,富县发布《关于将苹果列为农村治穷致富的主导产业》的通知,彼时正值刘百全从学校毕业,他果断回家开始种植苹果。第一年种不套袋的黄元帅。那时村里还没有人种植苹果,卖的时候一整筐往车上一倒,年收入不足3000元。1992年底,富县苹果产业总面积发展到7.23万亩。同年10月,省上给富县颁发了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合格证书,这也让刘百全找到了商机,坚定了产业发展信心。
2003年,刘百全的果园面积扩展到10亩,苹果品种由黄元帅、红星、秦冠等换成了红富士。同时,他开始尝试给苹果套袋。秋收时,套袋苹果每斤卖0.98元,比不套袋的高出0.2元至0.5元。由于前期种植技术不成熟,刘百全种的部分果树因缺钙引起果面出现锈斑,影响销售。“作为一个果农,要想把自己的苹果园管好,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科学管理。”对此,刘百全先后赴全国各地学习苹果种植技术,果面出现锈斑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2016年以来,我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4亩,销售额也从2016年28万元到2020年的52万元,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达到亩产3万元以上。”这5年来,刘百全的收入逐年上升,经济效益翻了一番。
此后,刘百全计划着让苹果成为村民的“致富果”。他通过地上土肥水管理,果树的植保和园艺修剪3方面相结合,科学防治、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带动村里苹果产业良性发展。经过3年时间,引领带动镇上园区搭建苹果防雹网70%左右,提升了苹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这几年,我们村的苹果对比全镇算是质量最好的,价格最高,销售也最快,为全镇的苹果产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刘百全告诉记者,2020年,卖苹果收入20万元以上的占全村的70%以上。
为了更好地为当地果农起到带头作用,刘百全时常免费为果农做技术指导,对缺少资金的果农,他垫资为他们购买肥料。“光我自己富不叫富,我得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刘百全曾多次免费为果农邀请专家在自己家的果园举办业务培训班,并义务帮助果农查看果树长势。2018年,牛武塬上苹果病害严重,许多长势良好的果树短时间出现叶子变黄现象,出现早期落叶迹象,刘百全得知情况后,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为农户挽回损失近300多万元。
现在,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实现了,刘百全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亩贫瘠荒薄的自留地发展到植株旺盛的14亩果园,从3间年久失修的瓦房搬进5孔宽敞明亮的新式窑洞,从年收入3000元到52万元……30年里,刘百全在果园里耕耘、收获,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职业农民,一路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
2019年,刘百全成为牛武镇党委、政府产业示范户。2020年9月,他获得“产业致富标兵”称号,2021年4月获得“富县劳动模范”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让作为县人大代表的刘百全更多了一些责任和动力。“对于今后苹果的发展,我建议向矮化密植发展,因为矮化密植是今后苹果发展的方向,果农们能省工省力达到丰产,让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