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生机日争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 圣地延安展新姿
秋日的暖阳里,宝塔巍巍,延水滔滔,广袤的黄土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丰收时节。
田间地头果香四溢,项目工地塔吊林立,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充盈着十足的干劲,226万延安儿女正奋力勾勒着富裕美丽幸福的美好画卷。
非凡十年,老区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西和回延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十年,延安追赶超越,砥砺奋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年来,我市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261.85亿元升至2021年2004.58亿元,年均增长5.1%,首次突破两千亿大关。人均GDP大幅提升,2021年全市人均GDP达到88127元,位居全省第2位。与2012年相比,增加31030元,年均增长4.7%。
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富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延长油田伴生气资源循环利用等18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原油产量保持稳定,煤炭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发电量、LNG等主要工业品产量较2016年分别增长139%、169%、100%,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延安力量。
“上半年我们共生产聚烯烃产品34.1万吨,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延长石油延安能化公司聚烯烃聚合中心经理寇宇新介绍。富县油煤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延长石油集团投资的一家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丁醇、乙丙橡胶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推进煤气油向高端化工产品转化。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1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十年间,延安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0万亩,牢牢守住了70万吨粮食产量底线。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的苹果产量再创新高,突破 400万吨,较2012年增加142.31万吨, 年均增长5.0%。冷气库储藏能力达到158.8万吨,增长98.3%,苹果产业后整理水平全国领先,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小苹果已成为我市农民的致富果、幸福果。
延安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 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也是国务院首 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中国 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十年来,我市依托资源禀赋的文旅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达红街、金延安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建成运营。
文旅产业在助力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乡村振兴中的“软黄金”。
潘长青和周彩燕夫妇是甘泉县下寺湾镇甘河沟村人,常年在家务农,靠种玉米为生,勉强度日。2017年4月份, 甘泉大峡谷在网络走红后,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依托甘泉大峡谷,夫妇俩利用家里几孔土窑洞办起了农家乐,生意异常火爆。“没想到我们在家门口也能赚钱了。”在山沟里生活了40余年的周彩燕感慨道。
■ 这十年,延安守正创新,善谋善为,改革发展释放新活力
十年来,我市坚定不移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目前,已完成改革任务603项,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许可权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高频事项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个一”做法全国推广,城市执法、物业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为给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市整合28个部门的406项行政许可事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数十枚公章变为“一枚公章管到底”,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延安卓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宝塔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去年招商引资的智能终端制造项目。项目落地时,许多审批手续都是由产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李星全程代办。李星说,在厂房和生产线审批过程中,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4个精减为16个,审批时限从289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为企业节约管理费及融资成本约280万元。
国企改革扎实推进,我市90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为15家集团公司,加快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彰。与沈阳、遵义、佛山等8个城市缔结友好,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的步伐愈发强劲。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我市通过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市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0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36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宝塔区引进的新加坡三达膜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更是成为全省第三家、我市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 这十年,延安沐风栉雨,笃行致远,民生领域屡添新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延安市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
十年来,延安市累计投入115.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01所,新增学位11.8万个。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用更好的教育保障、更高的教育水平托举起老区孩子的梦想。
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操场绿茵环绕……今年秋季,占地约45.2亩,总建筑面积为21696平方米的宜川县第四小学建成投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舞蹈室、实验室等30多个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共设36个教学班,每班限额45名学生,可提供1620个优质学位,是宜川县第一所标准化小学,获得当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称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退休职工待遇、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我市居民收入提高幅度显著。2012年至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2%、12.1%。2016年城乡一体化以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29849元提高到39306元,年均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78元提高到14258元,年均增长9.5%。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由2012年的3.23∶1降低到2021年的2.76∶1。
社保体系关乎民生福祉,涉及千家万户。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覆盖面不断扩大。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1万人,参保率为99.4%;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8.23万人,参保率达95.6%。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4%,均控制在目标任务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得到保障,分别达到610元/月、5400元/年。
十年来,延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延长、延川、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延安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成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十年来,延安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不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3%,实现由“浅绿”到“深绿”的历史性变化,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十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老城区改造成效明显,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化率提高到61.8%,“城市双修”经验全国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受到国务院表彰;
……
奋进十年创佳绩,只争朝夕续华章。
宝塔山下,初心如磐。“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新征程,再出发。延安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与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