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智能选果线 ●起笼收虾 ● 黄陵县政务服务大厅(资料照片) ● 鸟瞰2X300MW煤矸石电厂 通讯员 朱浩龙 记者 常青
用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黄陵以改革创新破题,成为取得显著成效的“秘诀”。
从隆太塬生机勃勃成片新建“五新”果园,到黄陵矿业集团110/N00煤炭开采新工法的应用;从建成投用的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到柔性引才政策的稳步落地;从黄陵县新区中学建成到县医院东软医疗1.5T核磁共振的正式启用……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和独特魅力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龙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一个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黄陵模式”日益清晰。
2021年9月29日,在黄陵县第十七次党代会上,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刘矿平在报告中首次提出,立足“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定位,牢牢把握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西延协同发展重要门户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高地,“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这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黄陵改革创新跑出发展“加速度”指明了方向。
多措并举 集聚人才第一资源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为龙乡发展汇聚众多“高精尖缺”型人才,今年3月份,县上成立了黄陵县人才引进资格审查工作组,制定出台《黄陵县事业单位2022年第一批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方案》《黄陵县2022年第一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建立了人员编制周转池,制定涵盖创业、住房、医疗、家属就业、生活补贴等7个方面26条人才优待政策,并设立2000万元“招才引智政策兑现资金池”,其中,高层次人才在约定薪酬的基础上每年最高补贴10万元、创新创业团队每年最高补贴50万元等高“含金量”的政策比比皆是。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截至目前,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智慧工业、现代农业、数智黄陵三大创新平台,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93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15人,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96人岗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以政策的“含金量”换来各类人才的“大集聚”取得了初步成效。
提质增效 夯实农业基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高效聚合农业创新资源,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陵县苏家险苹果示范基地,是按照全县主推的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主体、新装备,即“五新”模式打造的示范园。近日,基地内135亩2万多株果树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项目负责人李兴年迎来了“秦脆”苹果的采摘期。他高兴地说:“‘五新’果园达到了省力省工省水省肥这样一个高效益状态,可以实现当年栽植,次年挂果,三年量产,四年丰产,丰产期每亩产量达到万斤以上,效益非常明显。”
黄陵县作为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陕西省优质苹果出口基地,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据介绍,今年借助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该县在隆坊镇建成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平台,以农业创新基地为特色、以高科技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营为抓手,着力锻造农业产业链,引进陕西艾普、陕西蔷薇、中科前方、美域高等17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先后落户该平台,已对接落地项目9个。
同时,坚持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效益;创新“果园管家”“植物医院”“智慧农机”3个社会化服务模式;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坚持党建促乡村振兴、建立“两带一提”机制,强化产学合作及人才引进,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7月底,黄陵结合省“乡村振兴·陕西专场”网络众筹公益活动开展的“我为黄陵栽梨树”如火如荼开展,成为全县强力发展翡翠梨这一富民增收特色产业的又一次新高潮。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引进24名农业专家及15家龙头企业指导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高标准推进“五新”果园改造1.3万亩,“黄陵翡翠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成果业大数据中心和全省首个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全国首单“保险+期货”苹果价格收入险落地黄陵,实现了“科技+金融”的联动保障;建成苹果科技孵化器孵化企业11家,培育示范家庭农场52家、托管服务主体27个,托管2000多户、1.3万亩果园。
转型升级 做强煤炭支柱产业
黄陵是全国重点产煤县,煤炭工业作为黄陵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以煤矿智能化为标志的煤炭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黄陵县牢固树立绿色黄陵发展理念,从煤炭高效开发、循环利用各环节着手,加强引导和监管,提高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力加快推行煤炭开采110/N00新工法,推进煤电基地一体化建设,促进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打造固废综合利用基地。
目前,引进何满朝院士团队的110煤炭绿色开采新工法在全县多个矿区推广引用,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工法全覆盖。同时,全力推进“坑口电厂”建设,如黄陵店头电厂一期、陕煤建庄煤电一体化项目,计划建成“百万千瓦火电核心区”,打造陕西省煤电能源基地。此外,还在现已建成的260万吨焦炭、30万吨甲醇、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粗苯等化产系统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上,开展煤基可降解塑料项目,推进干熄焦项目。已建成一条100万吨的生态水泥粉磨生产线和一条30万吨的超细粉生产线,消耗粉煤灰30余万吨。5月份,新开工建设年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置工业固废约150万吨,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轻质混凝土、建筑预制件、外墙保温材料等多个领域。
纾困解忧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在改革创新构建服务型政府道路上,致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黄陵始终在路上。
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1859项审批事项并轨全省“三级四同”目录,5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好”,200项高频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登记注册材料精减、办理时限压缩,72项县级管理事项下放店头镇实施,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5%、一站式办结率达90%,“放”的活力、“管”的效率、“服”的便利持续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纾困减税降费9.1亿元,“五上”企业净增62家,达到101家,荣获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70亿元。
近年来,黄陵县始终以改革创新解民忧、暖民心,坚持以改革“小切口”破解民生发展“大问题”。
“社区的爱心托管班在招生时,我第一时间为两个孩子报了名,社区的这项爱心举动彻底解决了我们上班与带娃不能兼顾的难题,我们也可以安心工作了。”学生家长蔡家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去年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举办假期爱心托管班、协商安装共享充电桩、为低收入户联系就业岗位……在桥山街道梨园社区,这些困扰群众的事,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妥善解决,收获了满满的民心。
黄陵县坚持80%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过去五年累计投入103.73亿元。新建、提标学校37所,新增学位2000个,今年,新区中学秋季建成投用,并将启动2所小学、2所幼儿园建设;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3.1%,“幼小初高”实现全学段与名校合作办学。持续深化合作办医和分级诊疗制度,西安交大二附院托管县医院的“办医”模式日趋完善,朱老二骨科医院黄陵分院落户隆坊,老年残疾人康复医院加快建设,患者县内就诊率由56%提高到91.8%,县医院晋级为二甲医院,黄陵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全省首批“平安铜鼎”、全国信访“三无”县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起点,黄陵在“民族圣地·绿色黄陵”的发展道路行稳致远、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