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前
张庚1911年1月22日生于湖南长沙市,1927年毕业于楚怡学校,后进入武汉黄埔七分校。由于大革命失败,当年秋考入上海劳动大学读书。1931年,他在武汉参加左翼剧联武汉分盟的活动,并创办《煤坑》杂志。1932年,张庚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工作,侧重开展戏剧理论批评,经常在《光明》半月刊上发表文章。1933年在上海任左翼剧联总盟常委,主管宣传工作,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创办《生活知识》《新知识》《新学识》等刊物,撰写戏剧理论文章,并根据梅里美小说改编了话剧《秋阳》。193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戏剧理论著作《戏剧概论》,初步建构了自己的戏剧理论框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庚率“蚁社流动演出队”沿长江西上到江苏、湖北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延安时期
1938年春,张庚接周扬从延安来电,邀请他去延安参加革命根据地一所艺术院校的筹备。1938年2月,他离开武汉,经西山八路军办事处转往延安。3月到达延安,立即与吕骥等投入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办。4月10日,鲁艺成立,张庚任戏剧系主任,教员有左明、崔嵬、王震之、姚时晓等,他教授“戏剧概论”和“话剧运动史”两门课。他以自己1936年出版的《戏剧概论》为基础编写教材,1942年以《戏剧艺术引论》为书名在延安出版。张庚也曾担任学员演剧的导演,导演过学员编写的多幕剧《中秋》等。
1938年7月,张庚参加抗战戏剧节活动。1939年,他发表论文《话剧的民族化与旧剧的现代化》,由于较早涉及话剧向戏曲学习、戏曲改革等问题,引起戏剧界的关注。张庚在延安还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候补理事,并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戏剧组织中担任负责工作。
1940年6月,鲁艺成立部队文艺干部训练班,张庚曾为该训练班讲解戏剧概论。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为弥补鲁艺学员没能参加座谈会的缺憾,5月30日,毛泽东又亲自到鲁艺作了一次讲话,谈到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勉励大家从“小鲁艺”毕业后要到广大工农兵的“大鲁艺”去学习。之后,鲁艺开展新秧歌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1943年冬,鲁艺按照中央要求,组成“鲁艺工作团”,到绥德分区去深入群众演出4个多月。张庚担任工作团团长,率团在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开展话剧、新秧歌等各种演出活动,曾排演《减租》《惯匪周子山》等。1944年4月1日返回延安后,他撰写了总结文章《鲁艺工作团对秧歌的经验》,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毛泽东看后鼓励他说,文章写得很好。为迎接党的“七大”的召开,张庚负责组织鲁艺师生创作新歌剧《白毛女》,并取得极大成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鲁艺很快组织了华北文工团和东北文工团出发去新区工作。中央开了动员会,周恩来到会讲话,要求文工团配合军事战线完成党对文艺战线的要求,并与大家一一握手。年底,张庚随东北文工团,徒步离开延安。
离开延安后
张庚赴东北解放区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兼鲁艺文工四团团长,并从事秧歌及新歌剧运动,编辑《人民戏剧》月刊。1949年,他到北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并被选为副主席;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1953年,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后又兼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全力投入戏曲革新工作,并担任《戏剧报》主编;1958年,他发表戏剧艺术专著《新歌剧论》《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编辑出版《秧歌剧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期的论文大都发表在《戏剧报》《文艺报》《人民日报》上。
张庚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复出后担任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使书记。1980年,他发表戏曲理论专著《戏曲艺术论》,1981年出版《张庚戏剧论文集》。同年,他与郭汉城共同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编辑、教学、研究和领导戏剧运动的实践中,张庚撰写了大量有关戏剧艺术和戏剧运动的评论、讲稿、报告、论文和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全力投身于戏曲革新工作,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编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有益的实践。他通过戏曲教育和戏曲革新实践,培养了一批戏曲研究工作者和戏曲创作人员,为繁荣社会主义戏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3年9月23日,张庚病逝,享年93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