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9日
产业旺了 乡村美了 农民富了
—— 志丹县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 顺宁镇刘老湾村果农在分拣苹果
    ▼ 义正镇麻台村玉米增密度种植长势旺盛
    ▼吴堡便民服务中心陈山村苹果种植户王宗学正在采摘苹果
    ▲杏河镇沙湾村温室大棚西红柿即将上市
    ▶ 杏河镇牛寨村村集体谷子长势喜人
  通讯员杨耀武 陈光斌朱志元记者王锋
  十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志丹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苹果、畜牧、蔬菜和杂粮四条产业链建设,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 主打苹果产业拓宽富民之路
  “这个苹果转一下着色程度,效益就能增加1倍还多。”指着自家的苹果王宗学说。
  王宗学是吴堡便民服务中心陈山村有名的苹果种植大户,共有果园130余亩。前些日子,他整天在果园里忙碌着转果、摘叶,让苹果更好地着色,卖个好价钱。
  “我这片园子今年大概套了60万袋,商品率按百分之八十算下来,产量大概就是24万至25万斤,如果真正能达到20万斤以上,那我的苹果今年大致就能卖到70万至80万元。”对果园的收入,王宗学心有中数。
  从2007年开始,志丹县紧抓省市“苹果北扩”战略机遇,将苹果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来抓,确定了建设30万亩优质山地苹果生产基地县的目标。在发展苹果和返乡创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感召下,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依靠苹果产业增收致富的典型人物,旦八镇石洼庄村苹果种植大户韩仁祖就是其中的一位。
  “套袋套了140多万个,好果子预计能产60多万斤,今年稍微被冰雹打了点,价格不理想,我把果子存库了,准备在春节前后等价格到3块钱左右再卖,到时估计能卖个100多万元。”对苹果销售很有经验的韩仁祖是这么盘算的也是这么做的。
  新时代的十年,志丹县始终坚持以“双强县三基地”建设为目标,不断在做大做强苹果产业链上做文章,由面积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十年来,志丹县共建成苹果园约32万亩,培育有代表性的“链主”企业3家,创建美丽果园26个,认证苹果绿色基地0.2万亩,冷库储藏能力达到3万吨,创建利益联合体12个,苹果年产量达到14.38万吨,产值达到7.2亿元。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县果业局局长马玉雄已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打造3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强指导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产业提质、农民增收。”
  ▼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
  志丹县地属陕北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大沟深,农业产业发展单一,农民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然条件恶劣、道路不畅、耕作不便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县小杂粮种植地块分散、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收成较低。对此,杏河镇牛寨村村民张珍梅很有感触地说:“那几年,我们这个地方条件不方便,现在把路修好了,我们大队今年还把荒地种上了。今年我看这个小米也不错,上面有政策,在我们村‘两委’班子带动下,我们种地非常有心劲。”
  近年来,志丹县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在做优农业设施链、做精小杂粮产业链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推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广了杂粮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将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转化在田间地头,让生态、高效、质优的特色小杂粮在广袤的田野上“节节生长”。
  “政府今年的政策比较好,又给翻地、又给肥,还给种子,再加上今年的雨水又好,我计算了一下,毛收入大约在40万元左右,纯利润在30万元左右,明年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呢。”已享受到政策红利的志丹县陈德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德智对种植粮食充满了信心,“现在玉米和大豆套种,又不影响玉米的产量,又能增加豆子的产量,也能给玉米增加一些营养。之前种玉米每亩只能收入700元至800元,套种豆子后,又能增加300元至500元。”
  ▼推进“三变”改革激活内生动力
  新时代的十年,志丹县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农村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了“一卡通办”。
  在土地流转中,县财政累计奖补大户土地流转资金3100万元,办理土地流转交易签证业务3855宗,涉及金额1.5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57亿元,成功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带动3100余人返乡发展产业,推动流转土地面积17.8万亩,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志丹县的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近年来,已累计发展家庭农场3084个,其中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757家,产业大户达到3809户;累计发展合作社311个,其中省市级示范合作社达到39个;累计培育涉农企业2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家。2021年9月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称号。
  产业旺了、收入涨了、农村美了,老百姓对“三农”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升,十年的变化都显现在群众的脸上了。截至2021年末,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6.3亿元,增长3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88元,增长81.5%;水果总产量达15.8万吨,增长989%;瓜菜总产量达11.18万吨,增长103%;畜牧业总产值达5.89亿元,增长142%;粮食产量达7.2万吨,增长30.9%。
  对于今后的发展,志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文富有着明确的思路,“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苹果、畜牧、蔬菜和杂粮四条产业链建设,全力推动深化农村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造‘30万亩优质苹果示范县、100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县、20万吨冷库集群和万亩设施农业大县’,推动志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