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30日
小学语文朗读问题 及对策探究
子长市李家岔镇中心小学 薛孝东
  推行新课改教学以来,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学生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基于此,我将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朗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小学语文朗读问题现状分析
  1.学生有效朗读时间不足,老师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指导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更加意识到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很多学校在上课前设置了早读课,让学生有了固定的朗读时间。但是我们发现,仍有很多小学生根本不知道朗读的重要性,在早读课上交头接耳嬉戏,根本不去朗读课文,或者有的学生抱怨朗读太累,甚至在课堂朗读时间,这种现象也层出不穷。
  2.学生朗读过于死板,缺乏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老师让全班或者某一组学生齐声朗读,感觉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这种做法使得学生朗读起来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朗读,根本没有感情语调的变化,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读的声音大就是有感情的朗读。
  3.老师的指导不规范
  老师通常不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朗读指导,更多的是对某段内容仔细分析后认为很重要,就让学生朗读出来,或者用某种语气读出来。老师给学生强调的多数是朗读的时候把某些词句读得音重些,或者速度读得慢些等等。
  二、针对小学语文朗读问题的对策建议
  1.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保证有效的朗读时间
  经过调查询问可知,不少学生提起朗读就感觉头大,他们在早读课上交头接耳,课堂朗读时间默读甚至不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首先要在朗读方式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任务角色。其次,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往往需要适当的激励才愿意积极地去做某一件事,所以,可以在朗读之余由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朗读情况给出一定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可以进行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上来了,朗读水平的提高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2.老师正确指导,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老师正确的指导。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发音、咬字、朗读速度、情感的变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可以在指导之余,找一些学生起来朗读,保证学生对老师的朗读指导理解透彻,这样学生才会在朗读时更加用心,朗读能力也必将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