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读苏轼的《超然台记》,开篇那一句“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深深吸引了我。散文字里行间蕴载着的“此心安处”的生活追求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而这段时间看一本名为《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的书,更进一步了解了苏轼。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赞叹他在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更是佩服他的率真、乐观、豁达与豪迈。
从年少成名到宦海沉浮,苏轼将自己多样的人生际遇和生命感悟化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他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中感受人生的漂泊与虚无,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体味倔强和孤独。后来在贬谪的无奈与迷茫中悟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于是内心坦然。
这诸多的诗句记载着苏轼如何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去治愈自己。而这无数的感触,不管是何种表达,我觉得都可以用“此心安处是吾乡”去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解释。即不管处于何种境地,只要心安,便可无憾、踏实。才能够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发现当下生活的“可观”,并于这“可观”中感受平凡而普通的乐趣。
凡事不过此心安。
何谓心安,对现在的我来说,它有点像秋裤扎在袜子里的安全感。这一路走来,好像被命运推着,其中夹杂着几处波动区间不大的选择。不断努力,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更多从容不迫的底气,这种底气令人心安。面对生活,做好该做的,从不慌张,从不迎合,保持自己的节奏。
如何心安?
我觉得是坦然,是无慕,是和解。
苏轼曾言,“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能把握的不过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读博已近四年,从博一的迷茫到博二的崩溃到博三的坚持再到今年迷迷糊糊开始为毕业而准备。这四年的经历未必精彩而耀眼,只能说它是一条我尽心尽力走出来的独特的路。就像是小狐狸种的玫瑰花,用心浇灌,便可坦然。而且如果想要用特别的井水去浇灌玫瑰,就要亲自去挖一口或深或浅的井。这样的话,即便周围水井干涸,也不至于慌张失措,如此为心安。
每个人原本都是一条线,因偶然的契机而产生交错,相谈甚欢时总喜欢用时间去许诺,好像时间越久,感情便会越深,却不知此时相交的时间会有多久。但我并不怀疑有些诺言,至少某时某刻它一定是真心的。至于时移事易,看缘分深浅而已。某天回到平行线之后,继续各自的寒来暑往,即便再见也可坦然而对,如此为心安。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太少,很多人只是占据了自己漫长人生里或长或短的几个月、几年。有时候我总想寻找一个确定的结果,后来发现那是不对的。因为很多事情是动态而随机的。生活正是一个使诸多不确定慢慢走向确定的过程。聚则尽欢,散则淡然。难过与遗憾虽然无可避免,但坦然以识聚散之道,如此便可心安。
偶尔会想,为什么从大学开始在一方天地待了10年,18岁到28岁,最好的10年都留在了这所大学,有时也会后悔为什么在硕、博选择的关键节点不努力去一个更好的学校。原因可能有很多,彼时无数的细小瞬间决定了当下的朝朝暮暮。但既然如此选择,也一定有它的值得。它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还算喜欢,科研压力不至于无法承受。我错过了其他选择中的繁华明媚,却拥有了现下的熟悉稳妥。有人选择走南闯北,亦有人选择一方安逸。人生多样,羡慕他人生活往往徒增望眼欲穿的郁闷与不甘,告别围城,如此可心安。
日出投身工作,日落相拥爱人,最简单,却也最难。两个人能在一起相处,与是否优秀也没太大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相处舒服的气场。很久以前,在一些人眼里的我,是看不出情绪且对很多事情都后知后觉的。我想,应该只是把情绪和注意力分享给了亲近的人吧。珍惜身边人,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其他人的亲疏远近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一生得一人,心定而无慕,如此为心安。
生活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有些事儿做不了就是做不了。只有经历诸多困难与挑战,才能清晰感知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大。外在的期望只会越来越高,盲目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多,只会使自己充满焦虑。明明知道自己的一些缺点,但只能尽力弱化却永远无法改掉,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愿意靠近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缺点而退避三舍。缩回舒适圈,与自己和解,如此也可心安。
“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乡,是在纷繁中充满慰藉、给予力量的港湾。
此心安处,乐尽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