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延安在主城区重点区域进一步收紧社会面管理措施。在严格的防疫工作面前,让老人、孩子、基础病患者以及孕产妇、急重症病人等特殊群体得到重点照料,是无数家庭深切的牵挂,也是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选择,更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
老年人基础性疾病多、抵抗力差,是新冠肺炎的高危易感人群。特别是针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社区要详细摸排了解掌握其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防控,切实保护老年人生命健康。要加强这类人群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保障,同时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要通过设置老年人接种专场、设立接种“绿色通道”、移动接种车等方式,方便老年人就近接种疫苗,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疫情期间,青少年因长期居家学习生活,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也会产生消极懈怠甚至牢骚逆反等偏激的行为问题。在加强青少年防疫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我市开通12355心理咨询热线,疫情期间,青少年及家长遇到心理问题可拨打热线及时寻求帮助就是很好的举措,值得点赞推广。
针对孕产妇、急重症病人等特殊群体,要深刻吸取此前因防疫过度等原因导致孕妇流产、病人心绞痛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等事件的教训,对于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不推诿、不拒收,坚持生命至上,在科学论证、充分做好防控防护基础上,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抢救生命,避免再次出现防控“一刀切”的现象。
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把特殊人群的冷暖记在心上。三年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抗疫斗争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只有将“刚性”的疫情防控工作与“柔性”的民生服务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主动作为、多走一步,让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有速度,也有温度,才能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赢得战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