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季 纯 (1907-2000),原名继纯,山西阳城人,剧作家,著有独幕剧剧本集《塞外的狂涛》《卫生针》,短诗集《太行山》,秧歌剧剧本《保卫和平》,剧本《保卫卢沟桥》(合作),四幕剧《醒来吧》等。
到延安前
张季纯190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大树庄,7岁入村塾读书,1919年到太原上小学,毕业后进入省立一中读书。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青年》发表小说《四喜》。1926年暑期,张季纯和在太原农校读书的共产党员范月亭等人组建了国民党阳城县党部筹委会,同一些国民党“左派”在郭裕村成立农民协会小组,开展农民革命运动,抗粮抗税,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8年,张季纯进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2年2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在校期间,他曾在北平《新晨报》《京报》《戏剧与文艺》《文学杂志》,天津《大公报》等报刊发表小说《鲜红的心》《五个早晨》,独幕剧《最后的悲哀》《后方医院》《北平的一条街》《伟大的门》《二伤兵》等。1934年,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编辑《联华画报》。
1935年,张季纯到达山西太原,担任西北剧社社长。1937年,他来到上海。“七七事变”后,他发起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并参与夏衍、于伶等集体创作的三幕话剧《保卫卢沟桥》。“八·一三”事变后,他参加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队二队。
1938年,张季纯在山西临汾任民族革命大学戏剧班教员,同年底任民族革命实验剧团团长。1939年3月,到四川担任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本科专任导师。这时期的作品有独幕剧剧本集《塞外的狂涛》《卫生针》,短诗集《太行山》。
延安时期
1941年,张季纯赴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教员、西北文工团团长、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他积极开展街头诗创作,并担任以柯仲平为团长的延安民众剧团剧务主任。
1942年,张季纯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谈方言演剧》。5月1日,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成立,柯仲平任校长,张季纯任副校长。之后,张季纯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担任边区文化协会副主任,1945年创作秧歌剧《保卫和平》,后任西北文艺工作团团长。
1946年,张季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到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编辑《群众文艺》月刊。下半年,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决定创办《延安文艺》月刊,他担任编辑。在筹备期间,他就写了《油画走向民间》等小品。8月9日,他曾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文艺界座谈会。8月25日,出席全国文协召开的延安文艺界座谈会,发起编辑《延安生活》丛刊。10月初,参加延安文艺界发起“美军退出中国”运动。不久,《延安文艺》创刊号编辑就绪,送印刷厂后,适逢胡宗南部队包围延安,刊物搁置。12月10日,张季纯创作话剧《到延安去》。
1947年1月11日,延安南区机关联合秧歌队成立,由张季纯任编导,在春节期间演出张季纯的《到延安去》和杨醉乡的《送公粮》、钟纪明的《王昭儿招祸》等剧。4月5日,他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议决定西北文工团一、二团及联政宣传队出发前往东北新解放区。
离开延安后
1949年到西安,张季纯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1950年,任中国文联委员。张季纯在西北工作时,曾于1951年主持西北区文联纪念鲁迅逝世15周年大会,并报告鲁迅生平。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时大力抓戏剧创作,在他和老舍的关心支持下,张君秋等演出了一批精美的戏剧。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局长,西北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化局局长,中国文联第一至第四届委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北京市文化局局长等。
在担任行政领导工作的同时,张季纯坚持创作,曾在《文艺报》《群众文艺》《北京文艺》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和评论,如评论《论艺术、魔术及其它》《昆曲〈十五贯〉改革工作的几点经验》和诗歌《十年》《麦收纪事》《南口农场》等。
2000年,张季纯在北京逝世。(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