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视察时强调:“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苹果发展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今年,我围绕“志丹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春夏秋冬四季到13个镇办(中心)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41次,采取进果园、看现场、拉家常、问收入的方式,和基层同志、果农进行了详细沟通交流,对我县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深刻认识,同时也结合我曾经在农村抓山地苹果产业的经历,现就我县当前如何抓好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浅谈一点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一、山地苹果现状
志丹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全县辖13个镇办(中心)109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其中农村人口10.7万。志丹地处苹果优生带北移最佳纬度,境内海拔在1093至1741米之间,年均气温8.4℃,年均降水量557.4毫米,年日照时数2429.1小时,无霜期174天,完全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温度、光照、降水等7项主要生态指标,具备生产优质苹果自然气候和区位优势。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我县山地苹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志丹山地苹果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广西、内蒙古等10多个省区。今年,志丹苹果首次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志丹县先后被确定为省市苹果北扩基地示范县、全省优质苹果基地县。
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省市“苹果北扩”战略机遇,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培育,经过15年的持续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最具有竞争优势、惠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农业产业,探索形成了“一主两翼多元”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战,我县在山地苹果产业发展上取得了6方面的经验。
第一,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山地苹果产业思想不动摇。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十条措施》《关于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全县各级各部门、镇办(中心)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抓山地苹果产业,形成了持之以恒抓山地苹果产业的浓厚氛围和思想共识,为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经过历年艰苦工作,山地苹果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苹果面积累计达到32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达到16.2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17.6万吨,实现收入10.5亿元。
第三,山地苹果产业管理逐步走上精细化发展路子。经过多年的探索,山地苹果产业由以前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
第四,山地苹果产业投入不断加大。在政策支持方面,及时出台了支持山地苹果产业、返乡创业、土地流转等系列政策,不断推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向苹果产业集中,并把苹果产业列为镇办(中心)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苹果产业稳步向前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保障科技示范、设施装备、整理营销资金需求。
第五,山地苹果产业收入有效提高。全县20亩以上产业大户3809户(其中50亩以上大户1142户),苹果家庭农场1420户。全县有果农4.3万人,果农人均收入达到7600元。
第六,各行各业有力助推苹果产业。各驻村帮扶部门积极帮助果农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尤其是脱贫户的苹果产业更是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县法院成立了苹果巡回法庭送法到果农,普及法律法规有关内容,及时处理一些果农纠纷案件。县信用联社、县农行等金融机构为果农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苹果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和“期货+保险”模式,夯实果农增产增收基础。全县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二、发展山地苹果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镇办(中心)对发展苹果产业重视不够、信心不足。二是低产低效园子较多。三是果农认识有差距。四是肥力投入不足。五是防灾减灾需加强。六是宣传推介不到位。七是果园精细化不强。
三、发展山地苹果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领导重视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县发展山地苹果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现如今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二,政策支持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要始终在政策方面给予苹果产业大力支持,确保苹果产业发展具有持续的强大动力。
第三,责任夯实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夯实各级各部门包抓责任是抓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措施。
第四,防灾减灾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积极落实政策性保险,鼓励果农购买苹果自然灾害保险,千方百计增强苹果防冻、防雹、防风、抗旱能力,切实夯实果农稳产增收的关键性工作。
第五,肥力投入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苹果树也不例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尤其是猪羊粪的投入,绝对能够保证产出香甜可口的优质苹果。
第六,精细管理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我们必须逐步推动所有果园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产出优质苹果的关键一招,想要产出优质苹果,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我们要以建设高质高效高产苹果示范园为目标,确保每一个苹果园都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
第七,生态兴果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提升果品质量,让消费者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苹果,大力开展绿色有机果品认证,逐步实现苹果全县绿色认证,有机认证面积达到10万亩,力争苹果优果率达到90%以上。
第八,文化赋能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山地苹果与我县红色革命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红都“文化果”。引导果农始终把生产出“好果子”放在第一位,要及时组织人员到果园里、田间地头上、果农家里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增强果农精品意识,给苹果赋上红色文化元素,让苹果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心目中的“文化产业”“富民产业”。
第九,果业振兴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巩固规模提质量、加大投入夯基础,示范带动强管理、强化营销促增收”的总体思路,以打造30万亩高质高效苹果生产基地为目标,使挂果园面积达到19.8万亩,优果率达到90%,产量达到21.3万吨,收入达到12亿元。
四、发展山地苹果几点建议
(一)打造精品园,消灭无效园。我们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山地苹果产业,对于那些常年不产果、没有收入的苹果园要重点关注考察,确实是无效果园,该清退的清退,但必须保证30万亩苹果总面积不减为前提,坚持“退一亩、补一亩”的原则,积极动员果农坚定信心不动摇,全力做好果园管理、果树修剪、施肥等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
(二)加大扶持力度,改变弱势园。山地苹果产业发展还需做好三个方面。一方面要在防灾减灾上加大投入,要紧盯冻灾、雹灾、风灾和旱灾这“四灾”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做好防冻和防雹这2点,及时采取烟熏、灌水降温、遮阴网等措施,全力保障山地苹果产业顺利度过“第一关”,也要不断加大防雹网架设力度,确保在冰雹带上的4.6万亩果园实现防雹网全覆盖,也要充分发挥好火箭炮防雹作用。另一方面要在肥力上加大投入,尤其是猪羊粪的施入,要及时采取果农主动投、镇办(中心)大量投、油气企业全面投、帮扶部门有力投、社会人士爱心投等方式,必须保证每一个果园施入足量的猪羊粪,达到地肥树壮。最后,也要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及时邀请省市果业技术专家到果园手把手教技术、教方法,把每一位果农都培养成果园精细管理的高手、果树修剪的行家里手。
(三)抓典型示范,全面带动发展。要突出“十抓”(抓培训、抓典型、抓队伍、抓投入、抓技术、抓防灾、抓品种、抓营销、抓考评、抓宣传)工作要求,打造两个10万亩产业带(以周河、洛河为主的两条10万亩产业带)和两个5万亩产业带(以义正、吴堡和杏河、张渠为主的两条5万亩产业带)为重点,凝聚全县力量,建设志丹山地苹果高质量示范基地。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山地苹果产业需要全县人民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抓。做到县有果业局,镇办中心有技术服务站,村有果树技术服务队。县上要下派技术员、镇上要派干部抓园,要达到县镇村组四级联合力量抓果园,确保每一个果园都有人抓、有人管,实现上下联动、全面提升,全力推动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加大考核力度,重奖苹果先进镇办中心。要组建强有力的考核队伍,加大全县苹果考核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层层严考核,激发县镇抓山地苹果产业的工作积极性。对当年评比好的镇办(中心)给予重奖,以此激励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推动全县30万亩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聚焦思想认识抓宣传,县镇村三级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深刻认识到发展苹果产业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要聚焦苹果销售抓宣传,每年要提早谋划,积极与院校、超市等进行对接,举办苹果销售推介会,真正让我们的“有机果”“红都果”“致富果”走出山沟、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作者单位:志丹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