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8日
黄土地间的感动
周炳璋
  山村篇
  崖窑沟村,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县(现在的延安市宝塔区)丰富川的一个小山沟里。这里可耕之田几乎没有一块是平坦的土地,山梁上、沟壑里均要耕种庄稼。24户村民的窑洞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沟里较平缓的山坡一侧。尽管有两三孔窑洞像是石窑,但也仅仅是石头箍面的土窑。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老老少少祖祖辈辈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许多人连火车都没有见过,贫穷是可想而知。
  1969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打破了这个小山村的宁静。从1969年1月开始,这个小山村先后迎来了10名北京娃。我们的到来,无形中又给这块贫瘠的土地增添了负担。
  “他们待不久”“过几年一准要离开”,见过一些世面的村民曾预言。说真的,凭借当年那种革命的激情,那种近乎疯狂的行动,真的没有去想自己将来会怎样。只是被“上山下乡”的潮流所裹挟,只是喊着“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口号,就落户在了崖窑沟村。
  后来,我们还真应验了老乡们的话。几年后,北京知青就像一朵朵、一片片飘逸的白云,匆匆飘来又匆匆飘去。瞬息间就划过了这里的山川、河流、田野、窑顶,山村很快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但对于曾经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过的北京知青来说,那昏暗跳动的煤油灯,那刻骨铭心的劳动,那吃糠咽菜的生活,那父老乡亲的呵护与关爱,却深深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忘不掉那片黄土地,忘不掉那里的“贫下中农”,忘不掉那同睡一张炕、同吃一锅饭的插友。因为,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在那里,我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学会了面对艰难困苦。
  劳动生活篇
  我们插队的1969年,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20年了。然而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陕北还是没有电、靠天吃饭、吃水困难、缺医少药,生产方式十分落后。
  由于崖窑沟村地处丰富川的沟岔岔里,全是山坡地,缺水、缺肥,许多坡地采取的是休耕轮种方式,有些地还是播种后静等收获。耕种是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牛犁、人刨,收获是人背、驴驮,脱粒是人用连枷打场、牛踩场,吃到嘴里的面是人或驴推磨、用箩筛过滤……总之,粮食从播种到吃进嘴里都必须经过辛勤的劳动,而且劳动方式十分传统。
  一年下来,我们与社员一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社员手把手地教授下,我们学会了在干旱的土地上扶犁耕地,学会了抡镢头翻地播种,学会了抓粪、点种,学会了除草间苗,学会了挥镰收获,学会了捆扎打捆、背背肩挑,学会了伸拉打连枷、脱粒扬场,学会了吆牛踩场,学会了下压铡刀铡草料……
  在农活中,我感觉最艰难的是在烈日炎炎之下收割小麦。低矮短小的麦秆,要弯腰割或拔。以致背上晒出水泡、脱皮。在背着成捆的麦子回场的路上,麦芒扎着脊背,疼痛难忍。这真是“沟壑山塬种麦田,烈日炎炎夏收酣。躬身挥镰麦秆短,翻山背麦芒针尖。酷晒脊梁血泡泛,牛踩打连颗粒满。麦收活计苦难言,吆驴推磨喜白面。”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纳鞋底、拆洗棉衣,学会了相互剃头理发,学会了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学会了一分钱掰两半花……
  牛踩场是十分有趣的劳动活计。宽阔的场院上铺满了收获的谷物,十来头戴着嘴笼的牛(防止牛吃谷物)在社员的扬鞭吆喝下,悠闲地在谷物上踩踏着。几位汉子手握木叉,不停地翻着被踩过的谷物。如此往复,使谷粒与谷壳分离,然后扬场收获。在这当中,牛会不时地翘起牛尾,排泄粪便。不明事理的我们端着木锨追着牛屁股妄图接下牛粪。可木锨根本接不住牛粪,牛粪还是落在了谷物上。我们这一举动使得在场的汉子、婆姨哈哈大笑。我们还恼怒地说:“牛粪掉在粮食上还怎么吃呀!”听了我们的话,他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如果说牛踩场是十分尴尬的活计,那么打连枷虽然原始落后,但却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铺满谷物的场院上,十几条汉子手握连枷,一字排开,手臂一伸一拉,一扬一压,节奏和谐优雅。连枷主板结实地砸在谷物上,发出“啪啪”的声响。打连枷之人同时不断地横向左右移动,行动整齐协调,动作铿锵有力。打到兴起,还会唱起悠扬的陕北小调。那高昂洪亮的歌声在场院上空飘荡,谷物的尘粉在空气中飘散,似云雾缥缈。这哪里是在劳动?分明是一幕歌舞表演。
  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我们饱尝了受苦的滋味。我们脊背上晒起过水泡,被锄头砍伤过双腿,被镰刀割破过手脚,在修路、砍柴时不慎滚下过山崖……这一切伤痛使我们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处处洒下了我们的汗水,角角落落留下了我们劳作的坚实脚印。我们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劳动技能,我们也感知了丰收的喜悦,珍藏了乡亲们对我们的呵护与关爱。
  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我们也用知识和生活习惯影响并改善着当地人的生活。我们用看钟表下地出工替代了看天估时下地出工,我们用带去的半导体收音机让乡亲们及时接收外界的信息,让许多社员第一次听到了播音员的声音。我们还积极建议村中设立广播站,并联系、购买了广播喇叭,使更多的乡亲们能及时接收外界的信息。
  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我们面对缺医少药的现实,建议队里设立赤脚医生。王医生凭借一颗赤诚的心,凭着掌握的针灸技术和一本农村医生手册,在生产队的支持下,硬是开始了行医生涯。对感冒、腰腿痛、肠胃炎等常见病仔细问诊,并结合症状查书对照,小心给药,为社员治病。同时,还通过赤脚医生培训,到延安医院学针灸、学接生,不断增强医疗技能,在服务乡亲们的同时,也为她后半生的医生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看到适龄儿童不能读书上学,我们是急在心里痛在心上,就建议村中开办小学。于是,队领导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腾出一孔窑洞。队长王贵机带领社员从沟里砍来木头,动手做了一些十分简易的桌椅,一个简单的学校就建成了。
  随后,由知青谢老师出任教师。乡亲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没多久,这个小小的学校就接收了十多个适龄儿童。小的有七八岁,大点的则十二三岁。
  由于条件有限,老师只能在一个教室里分层次教学。农村的孩子们学习非常刻苦,不到半年时间,大一点的孩子就能够写个简单的信,也能磕磕巴巴地读报纸了。
  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我们用新观念、新习惯、新知识改变了当地的老观念和旧习惯。在我们的带动下,许多社员开始刷牙了,也开始饭前洗手和经常换洗衣服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的面貌。
  红色教育篇
  既然木已成舟,彷徨和忧郁没有丝毫用处,今后的路还要走,今后的日子还要过。于是,我们在生产队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及帮助下,平场地,整理窑洞,购置生活、生产用具,开始了崖窑沟的新农民生活。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革命人民仰望着你呀——延安!”当年,就是这歌颂延安的诗句鼓舞着我们奔赴延安。也是这首诗,催促着我们要尽快去瞻仰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刚插队没多久,我们北京知青就出发去延安城了!当时,我们步行了30多里山路,又搭乘汽车,才来到延安城里。然后在延河大桥畔照相留影,晚上入住延安师范学校。第二天,我们登上了凤凰山;来到了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故居。我们走进抗大、中央党校、陕甘宁晋边区司令部等旧址,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介绍,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我们边参观、边讨论、边规划今后的生活。
  接受了两天的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决心发扬延安精神,扎根农村,建设延安新农村,安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的思想稳定了,热情焕发了,干劲上来了!
  从延安回来就到年根了,我们开始忙活过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集体过农村生活的春节。
  第二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已经有两位同学通过招工离开了崖窑沟。
  1971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在延安插队的所有下乡知青及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北京干部,分期分批徒步到延安参观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延安精神。
  参观期间,很多知青在毛主席当年送毛岸英去农村补上“劳动大学”谈话的地方宣誓,决心向毛岸英同志学习,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建设延安新农村。
  虽然两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组织者不同、参加人数不同、时间不同,但都是为了让我们北京知青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成长,从而做一个合格的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春节学习篇
  来陕北插队时,我们队两位同学带了两部照相机,这在当年知青中已是十分富有和奢侈的了。但由于经济拘谨和意识上的不到位,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记忆。后来,每每提到此事,我们都懊悔不已。觉得如果当年我们少吃一口饭,卖点余粮,用卖余粮的钱多买些胶卷,多留下些插队时期的照片,那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来农村插队的第一年,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底。我们也像村民一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我们买了十几斤猪肉、一副猪下水、两只鸡以及海带、黄花、木耳等。生产队还给我们分了七升黄豆和四斤麻籽油。我们还用国家供应的粮食和生产队换了15升软糜子,炸了油馍馍,蒸了年糕。
  年前的那几天,我们知青居住的三孔小窑洞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全村24户人家中,就有19户人家从他们本就不宽裕的年货中精挑细选地为我们送来了香醇的黄米酒、油汪汪的炸馍馍、鲜嫩的羊肉、白白的豆腐、精致的灌肠和白菜、萝卜、洋芋等蔬菜,那感人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那年春节,我们可谓是吃了千家食、百家饭。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把原本三个窑洞的煤油灯集中在一个窑洞里,窑中顿时亮了许多。我们包了满满几大盖儿的饺子。我们谈天说地,高兴之余还唱起了《长征组歌》,莫立波拉起了手风琴进行伴奏。跳动的油灯火苗、嘹亮的歌声、热闹的欢笑声回响在窑洞里,回响在山窝窝中,使我们充分享受着年夜的快乐。这个年,身边虽然没有父母与亲兄弟姐妹,虽然不能串亲访友,但有的是胜似兄弟姐妹的同学情,有的是浓浓的老区人民的黄土情。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吃完饺子,就开始依序登门拜访、慰问老红军和贫下中农家庭,亲耳聆听老红军讲述自己当年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故事及当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并感谢乡亲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当天,生产队还组织召开了征求意见会,会议气氛十分融洽。不仅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还同意了我们提出的每隔十天可以不出工一次的要求。队长还特批女生每月可以多放三天假。晚饭是土豆炖肉、炖猪下水、鸡蛋炒木耳、羊肉炒酸菜、油馍馍等,我们还品尝了乡亲们送来的米酒,香香甜甜的。
  农历正月十五以后,我们就和广大社员一样开始备耕,开始购置农具,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同时,还在我们居住的窑洞前整理出一块约50平方米的小空场,作为学习、活动的场所。并在三孔窑洞的窑面刻上“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还预留了一块悬挂主席像的地方。而后每到学习日,我们就会早早地将毛主席挥手的画像悬挂在窑面上。起初,我们还以手举红宝书宣誓、朗读、汇报等方式学习。可后来,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逐渐被我们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听收音机、自学、讨论,甚至是争论得面红耳赤,但却丝毫没有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
  当时的学习环境是十分艰苦的,除了白天的集中学习,还有夜晚的自学。漆黑的窑洞,闪烁的煤油灯,趴在土炕上写字、看书的身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如今,每当我们回首插队的日子时,女十中的两位初中学妹总是庆幸她们当年分到了崖窑沟村。因为分到这里的10名知青中,有8位是高中生,年龄相对大些,相对比较成熟,对她们始终照顾有加。由于我们知青小组在劳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一直很团结,整体表现突出,后经生产队、驻队北京干部推荐,我们知青小组参加了冯庄公社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选出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会议还决定推荐我们知青小组参加延安县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后来,老韩同学又代表崖窑沟北京知青小组分别参加了延安县和延安专区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