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丰收不忘环保 为废旧农膜“搬家”
通讯员夏蓓蓓记者方大燕
  陕北的冬天,寒风凛冽。吃过早饭,果农孙新启便骑着三轮车朝果园驶去。
  “果子卖完了,再把地里拾掇拾掇,好为明年打基础嘛。”孙新启边说边从一棵果树下捡起废弃的反光膜。
  孙新启是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安子头村人,他有6亩果园,每年铺设到果园的反光膜达到1500多米。
  同样和他一样忙碌的,还有全县1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数万农民。他们在紧张的秋收后,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果园反光膜、烤烟农膜、大棚膜等废旧农膜的集中清理回收工作。
  “以前,果园的反光膜都是焚烧、掩埋,或者直接扔到沟里。风一刮,漫天飞舞,一旦挂到高压线上,极易引起跳闸停电。”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干事郭新说。
  农膜的主要成分是塑料,表层为镀铝层,自然降解能力很差,掩埋后易造成土壤污染、土质酸化,焚烧后对人体有害,对电网的危害更是“全天候、不间断”的,很多人已经谈“膜”色变。
  然而,在富县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后,大“膜”咒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
  “10月份,各家各户的苹果刚摘完,我们就利用微信、广播通知果农把各自的反光膜从不同的区域拉到集中打包点,由专人进行打包。”安子头村村党支部书记孙广义介绍道,“这几年,再也没有见到焚烧反光膜的黑烟滚滚,恶臭扑鼻,停电更是没有的事了。”
  在安子头村打包点,打包机将反光膜吸入,送出后就成了方方正正、长宽50厘米左右的膜块,每天一台打包机能打40包左右。打包后的反光膜统一拉运,二次利用后,制成发泡网、丝带、胶带等物品。
  “全镇苹果销售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我们把反光膜清理回收作为‘弘扬延安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一个重要举措,并且安排半月之内全面完成清理收集工作。”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广林说,“今年大概回收反光膜120吨,目前各村回收均达到95%以上。”
  如今,驱车行走在富县,不仅仅是苹果主产区的塬面上,在北道德乡、牛武镇等川道地区,沿途也随处可见废旧农膜堆成的小山堆,人们在忙碌地收集、清运着。
  据了解,富县每年废旧农膜的总量约1500吨,目前全县设有37个集中打包点,力争回收全覆盖,预计12月底前回收打包工作将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