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陈 企 霞 (1913—1988),原名陈延桂,浙江鄞县人,作家,著有评论集《光荣的任务》,小说《狮嘴谷》《血的旗子》《一个碾米厂的毁灭》《星夜曲》等,散文《狼叫》等。2008年,其遗作《企霞文存》出版。
到延安前
陈企霞1913年10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一个破产的小商人家庭,自幼生活贫困。他从小喜读古典文学作品,小学毕业后,1925年考入宁波甲种商业学校读书。1927年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先后当过银行练习生,布店店员和其他杂工。
因为爱好文学,陈企霞1931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次年,他来到上海。在通信中,陈企霞认识叶紫,到上海后与叶紫共同创办无名文艺社,出版过《无名文艺旬刊》和《无名文艺月刊》。1933年,陈企霞在《无名文艺旬刊》发表第一篇小说《梦里的挣扎》,次年在《文学季刊》一卷四期发表的小说《狮嘴谷》。此外,他也写过评论文章,但数量不多,一直未结集出版。同年,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沪西郊区从事工农教育,加入共青团。之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次被捕,1935年出狱后从事救亡工作,在店员、教师中组织进取社、读书社和救国会,主要从事革命活动。
抗战爆发后,陈企霞转向内地宣传抗战。
延安时期
1940年初,陈企霞与夫人郑重一起从重庆奔赴延安,在中央青委宣传部工作,主要负责编写《青年字典》。他担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并与李锐、童大林、于光远、许立群、王若望等创办了壁报《轻骑队》,刊登诗歌、散文、漫画、快板书等,陈企霞为编委之一。该刊每周一期,贴在大砭沟路口的墙上,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该刊还随时报送中央领导,毛泽东对它很重视,认为问题提得很尖锐。后来,一些领导觉得它在暴露批判与颂扬的尺度把握上不够准确,编辑部受到批评,壁报停刊。
1941年春,陈企霞经李又然介绍结识丁玲。当时,丁玲正在筹组《解放日报》文艺部,陈企霞随后调《解放日报》副刊部协助丁玲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找陈企霞谈话,了解他在上海被捕的情况。不久,陈企霞得到通知:恢复他的党籍,党龄从1933年12月算起。
1941年4月19日,边区文协在桃林公园组织了一次文艺月会“春花野餐会”,由丁玲、萧军、舒群主持,欢迎从国统区新来到延安的文化人,包括陈企霞、郑重夫妇。
1942年3月7日,陈企霞想到第二天是“三八”妇女节,为了纪念这一节日,他找到已经辞去主编职务的丁玲约稿。第二天一早,丁玲就交来《“三八”节有感》,经陈企霞之手编辑,后刊登在3月9日的《解放日报》文艺版上。与此同时,陈企霞还分两期刊发了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后遭到批评。
1942年5月,陈企霞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亲手签发的会议邀请书和代表合影,陈企霞一直珍藏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把照片捐献给杭州大学中文系,80年代把毛泽东的邀请信捐赠给现代文学馆。
离开延安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企霞参加华北文艺工作团,于1945年9月20日出发,奔赴冀中张家口开展工作。文工团下分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4个组,陈企霞是文学组组长。文工团40多人,8月24日在桥儿沟鲁艺门前合影留念。
不久,华北文工团并入华北联合大学,陈企霞转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主任,参与编辑《北方文化》(成仿吾主编)、《华北文艺》(欧阳山主编)等刊物。1949年,陈企霞随部队来到北京,之后在周扬和沙可夫领导下筹备全国文代会。会后,他担任全国文联副秘书长、文协秘书长。不久,陈企霞又与丁玲、萧殷一同筹办《文艺报》,先后担任《文艺报》副主编、主编。
1952年,陈企霞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担任中国作协第二、四届理事。
1955年,陈企霞因“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受到错误批判,他不服,表示抗议,并提出《陈述书》。1956年6月,中宣部宣布“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不能成立,给丁玲、陈企霞摘去“反党集团”帽子。1957年“反右”时,陈企霞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被送到河北唐山的柏各庄农场劳动。1959年,陈企霞要求离开农场,经中国作协党组同意,杭州大学副校长林淡秋愿意“接收”陈企霞,遂前往该校中文系任教。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仍遭受了劫难。
1979年,陈企霞冤案得到平反。落实政策后,他全家重返北京,他也回到了文学工作岗位上,并受邀参加了被称为“新时期春天”的第四次文代会。恢复名誉后,陈企霞担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后调入北京担任茅盾文学奖评委、《民族文学》杂志主编。1987年离休。
1988年1月16日,陈企霞病逝。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