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5日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
王辰天
  在鲁迅小说中,故事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和一群看客展开。“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模式,“看客”是作品中常见的、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祝福》中,祥林嫂被迫再次嫁人、又因意外失去自己的儿子阿毛,当她再次回到鲁镇,逢人便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人们起先还对她的遭遇抱有同情,可渐渐转变为奚落和嘲笑。这里的看客是鲁镇的居民,在其他人的冷漠和嘲讽下,祥林嫂日渐灰心和绝望,最后终于在鲁镇“祝福”的夜里,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在《孤独者》中,魏连殳作为唯一外出游学的学生,又因为冷淡的性格,成为寒石山人眼中的“异类”。因为祖母去世回到寒石山参加葬礼,满屋的宗亲都在等待着他,想看看魏连殳会在葬礼上弄出什么新花样,并为说服他遵循旧制办丧礼准备了一套严厉的说辞。当连殳同意了他们的安排,倒使他们吃了一惊,没有如预想的一样看到斗争的奇观,但仍然不肯离去,“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了一堂前”。魏连殳在S城租住房屋,在他落魄时,房东的孙子连他给的花生米都不愿意吃;当魏连殳成为杜师长的顾问后,却被房东尊称为“魏大人”。连殳死后,“我”参加葬礼,从房东老太太的议论中得知了连殳后面的经历和性格变化。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大多数是冷漠的观者,他们是旧社会固守封建礼教的成员,而被看的对象则是“异类”,或是像祥林嫂那样从他们中间被排挤出的一员,或是如魏连殳“吃洋教”的“新党”。他们的“看”是一种有距离的审视,表现出旧社会内部以及旧社会的人与新社会的割裂。正是这样的“看”体现了新旧之间的不兼容特性,被看的人在精神上已经与旧社会割裂,但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环境,这也是造成人物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