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淅淅沥沥,淋湿了黄土高原。陕北的黄土,已经不算苍黄了。只是大地,依然还是沟壑纵横。即便是晚秋时节,依然有着绿意,层林尽染,秋色如烟,如意。
我正在走向一个圣地。革命的、红色的圣地。激动的,真实的,安心的,不是梦中的行旅,那是倾心地去接受一场教育。没有生于那个伟大的年代,却安享自由与幸福的生活。
陕北秋浓,秋叶疏黄青红。有些秋树,已经苍白,有些枯穆了。没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只有野花,沉静在秋雨之中。秋雨洗尘,落叶匆匆。沟谷中的河流,碧水盈盈,清澈如玉。高原风貌,与想象得并不一样。突然,就有了几分感慨。雨中之行,想吟出几句诗行,想出来的却是那些陕北的歌谣。
雨花纷飞,秋烟如幕。所谓仰慕已久,思想如是。一百年前,谁能料想,陕北延州府大器于晚成。八十年前,红色浪潮滚滚而来,汇聚着中华精英。六十年前,延安已经目送着他们的背影了。
历史是什么,革命又是什么。冲荡了历史尘埃,改变了旧有的轨迹,还有我们的生活。历史烟云消散过后,延安小城沉淀下来。我们依旧会回首遥望,那些远去的背影,已经凝铸成为历史的雕塑与丰碑。那不是一个梦,是实实在在走过的一条路。民族复兴之路,红色革命之路,救亡图存之路。
进城之前,在延安郊外的南泥湾,稍作停留。秋雨淋漓过后,天色青白,天边飘落了一缕红霞。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陕北的好江南。三五九旅的模范事迹、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的话,如洪钟大吕,犹言在耳,永记心间。延安小城,狭长,秀逸,静谧,安顿在延河两岸,山间谷地之间。以为秋雨之中,天气很凉。想不到下车之后,却是难得的温煦。
王家坪、枣园、杨家岭,还有宝塔山,就要见到他们了!人到中年的我,却羞涩得像个孩子。早就应该到这个地方来看一看。这是迟到的旅途,精神的洗礼。其实,都是熟悉的,神思心往,久违如梦。庄严,肃穆,有着时光的重量,历史的光辉。也有着生动活泼的色彩。
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少奇书记、任弼时同志,雕像中的他们,健步走来。照片中的他们,神采奕奕,依然谈笑风生。似乎可以听到他们的说话,可以感觉他们的温度。历史长河之中,那是一群大声说话的人。是纯粹的,无私的,高尚的,把人生与理想,都交付给了人民。演绎了民族的复兴,伟大的革命。
那些房间,那些屋舍,是那样朴素。朴素,应该就是延安小城的气质。旧桌子、旧椅子、旧衣服、旧纺车、旧床铺,沉默地,凝重地,却又是生动地诉说着。热情地,激荡地,却又是宁静地表达着。简洁的朴素,执着的俭朴,那是时间深处厚重的、沉雄的革命气质。红色的,温和的,明亮的历史光辉。
不知从何文中,知道了宝塔山门楣上的几个字——俯瞰红尘。谁还能知道,它曾经是一个叫作肤施的城市,是张学良将军的前线指挥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经在这里写下过“长烟落日孤城闭”“将军白发征夫泪”。
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论持久战》《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些充满着智慧与力量,却温暖着人心的文字。这些金子般的语言,饱含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这是一种哲学的光辉。这座小城,听懂了。将军与战士,也听懂了。还有我们的人民,也听懂了。
那是精神的源泉,革命的宣誓。自从这座小城感知了历史使命后,革命激情,历史能量,就这样燃烧了起来。万水千山只等闲,千军万马战犹酣,就在历史大道上奔跑了起来。曾经阴郁、沉睡不醒的历史,就那样明亮起来,苏醒过来。那是一段酣畅淋漓的、奋发昂扬的延安记忆,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信天游,回荡千年,终于有人唱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是延安小城最伟岸的身影。毛主席挥手之间,前往重庆谈判;也是挥手之间,离开了延安,转战陕北。
其实,历史深处,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延安这样幸福。历史的春秋笔法,还没有过多的霜冷,只是激情四溢。一路奔跑,便有了历史的归宿。牺牲与奉献,光荣与梦想,延安没有辜负历史,历史也回报了延安。那些人,那些事,走远了,成为了历史的回声,人间的路标,仰望的高山。
我在延安,也就一个上午的时光。去看王家坪的院落和礼堂,也去看枣园的平房与窑洞。历史深处,永不褪色的记忆。我总是仰望着那些树木,那些高大的郁郁葱葱的树木。那些银杏、国槐,还有白杨,哪一棵是百年树木?哪一棵来自历史深处?离开的时候,秋风萧瑟,秋雨凄迷,我还要再看一看,那些老树。
烟云风雨路,沧桑问老树。历史烟云,归之何处。思远何知,来时之路。黄昏时节,蓦然回首,却是炊烟升起,万家灯火。那些人间的寻常风景,需要我们去保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