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林默涵(1913—2008),原名林烈,曾用名默涵、雪等。福建武平人。作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杂文集《狮和龙》《浪花》,文艺论集《在激变中》《林默涵文论集》《林默涵劫后文集》《心言散集》等。
到延安前
林默涵1913年1月10日出生于福建武平县一个偏僻的山村。1928年初中毕业后考取福州高中师范科,开始阅读鲁迅和创作社作家的新文学作品。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校方开除。1930年调任革命互济会福建省总会秘书长,两次被捕入狱,经营救保释后,转入共青团福州市委任秘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到上海,在报馆当校对和资料员,并开始用雪的笔名在《读书生活》上发表科学小品,编写小册子《妇女常识读本》。
1935年到日本,在东京新闻学院学习,与同学组成哲学读书会。“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回国,在《生活日报》任副刊编辑,并开始用默涵的笔名撰文。后到上海生活书店工作,与张仲实同编《读书与出版》,协助钱亦石编辑《世界知识》,协助谢六逸编辑《国民周刊》,并在平心编的《自修大学》上发表文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参加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任宣传部部长。又参加钱亦石率领的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在苏浙一带开展抗日宣传。不久到武汉任《全民抗战》编辑。曾翻译苏联的《人类婚姻发展史》。
延安时期
1938年8月到延安,进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到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工作。1940年协助艾思奇编辑《中国文化》,次年该刊停刊后,调任延安华北书店总编辑。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3年调《解放日报》协助艾思奇编辑副刊,在该报上发表了不少短论和杂文。1944年冬调重庆《新华日报》负责通讯课工作,接待读者来访,回答读者来信,编辑《新华信箱》,组织通讯网,帮助进步青年到中原解放区工作。1945年任《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
离开延安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到上海,协助章汉夫编辑出版《群众》周刊,国共谈判破裂后移到香港出版,并编辑共产党领导的文学刊物《大众文艺丛刊》,同时继续发表杂文和文艺论文。这期间的政论、杂文和文艺论文结集出版的有《在激变中》《浪花》《狮和龙》。在香港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候补理事。1949年初在《华商报》任职。同年秋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1950年被任命为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计划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1954年任处长。1959年被任命为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此后兼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
1961年,林默涵等组织文艺界集体讨论起草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文艺十条”),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他还组织领导了现代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工作,并参与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75年到江西丰城钢铁厂监督劳动。
1976年12月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持领导《鲁迅全集》的注释、编辑和出版工作,并参加领导恢复中国文联和各协会的工作。1979年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1982年任文化部顾问,1983年任文化部艺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1985年发起和创建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任首任理事长。并倡导成立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后被推选为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林默涵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曾主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的出版工作。
2008年1月3日,林默涵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