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琦 通讯员 袁欣 丁福花
穿上军装,在部队,他是爱军习武的“国旗卫士”;脱下军装,到基层,他是共富先行的“领头雁”。作为富县茶坊街道马坊村的一名兵支书,吉志洁凭借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带领村民拓宽致富路,奔向美好新生活。
实现梦想,穿上一身戎装
1987年出生的吉志洁,早已迈入而立之年了,但干练的寸头、挺拔的身姿、充沛的精神,让人一点儿都看不出岁月带给他的疲态。
2005年6月,吉志洁从富县高级中学毕业,并顺利考上大学,但因报考志愿填报失误,导致他与大学失之交臂。尽管如此,吉志洁并未灰心丧气,他立志要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但命运的安排是如此奇妙,吉志洁也未曾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竟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2005年11月的一天,吉志洁路过县武装部看到军人挥汗训练的场景,让他震撼不已。“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当兵也许是一条出路。”从那时起,吉志洁的心中燃起了从军的梦想。11月底,他报名参军,顺利通过体检、政审环节,成为武警北京总队的一名新兵。“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服兵役,那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现在回想起来,吉志洁仍然激动不已。
进入部队一个月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要在北京总队1万多名新兵中挑选50人,吉志洁荣幸入选。经过6个月斗严寒、战酷暑的严格训练,吉志洁完成了从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到“国旗卫士”的转变,并且成为50人里的佼佼者“。经过中队、大队、支队的批准,2006年6月29日下午,我成为首位参加升降旗亮相天安门广场的新兵。”吉志洁说,同年11月,他被评为2006年度优秀士兵,12月光荣入党。2007年5月,吉志洁所在的班还代表武警部队受邀参加了中央军委办公厅队列动作汇报。
在脚踏实地和充满荣光的两年里,吉志洁参与并圆满完成了1000多次升降旗任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伴随着他护卫国旗使命的完成,2007年12月底,吉志洁退伍了。
退伍归来,不忘军人本色
坚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带着在部队历练出来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从2008年7月到2018年3月,吉志洁在富县采油厂工作了近10年,先后担任了井下作业大队锅炉班班长、保卫科交通中队队长、直罗采油队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始终以一个国旗护卫兵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做好每一项工作。先进生产工作者、生产标兵……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无不见证着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与此同时,吉志洁也开始参与马坊村村委会工作。“2018年时,我被马坊村党支部发展为村‘两委’后备力量,开始重点培养。”吉志洁说,“我是老兵,是党员,组织需要我,群众信任我,我就要站出来。”
在参与支部、村委会工作的这几年里,吉志洁感觉村里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他想带领家乡父老干一番事业的信念一次比一次强烈。2021年1月,吉志洁不负众望,担任马坊村党支部书记。
新“官”上任,吉志洁干劲儿满满,却没想到现实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吉志洁并不被村上的老党员、老干部们看好,大家觉得来了个“小年轻”,每次安排工作,村上的人都不太重视,导致工作一度安排不下去,影响进度。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后,吉志洁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虚心向其他村党支部书记学习经验,不厌其烦地和党员干部进行沟通交流,没事就和他们谈心,熟悉情况。渐渐地,群众开始接受这个年轻的兵支书了。用吉志洁的话来说,“我是个退役军人,什么苦没吃过,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我都不可能后退不可能放弃。”
俯身耕耘,铺开乡间致富路
“很有军人的样子,做事细致又雷厉风行。”“他就一个目的,要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好。”“你能感觉到他的真心,就是想为老百姓干些实实在在的事,没有一点儿私心。”寒冬凛冽,走进马坊村,一提到吉志洁,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自入职以来,吉志洁始终以退役军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心谋划村上的产业发展。
“我们鼓励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不断扩大发展规模,提高产业收入。通过村企共建辣椒加工厂,带动常年务工10余人,季节性用工50余人。今年我们村完成耕地保护改良600亩,预计亩产增收400元,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30万元。”吉志洁说。
要实现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落后的基础设施必须改善。于是,吉志洁将村容村貌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带领党员干部队伍积极争取资金、协调资源,完成对采摘园提升、樱桃园防冻温棚、有线网络、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并先后完成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垃圾台、蓄水池、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同时,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这一桩桩实事好事的完成,不断提高着村民的幸福指数。
“志洁担任村支书以来,给村上办了不少实事。修高铁征地的时候把村民的吃水断了,他跑有关部门,跑项目,把大家的饮水问题解决了,后来还陆续干了不少事情,这样一心为群众的村支书值得我们拥护。”马坊村村民李拴强说。
在硬件设施设备逐渐改善的同时,吉志洁积极推进新民风建设,通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严格落实“一约四会”制度,重点加大红白理事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我们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按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促进村风民风持续好转。”吉志洁说。
在吉志洁和其他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马坊村逐渐变成了令周围村庄人羡慕的“亮眼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先进村”等荣誉。
退伍不褪色,振兴当先锋。他将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作为新的战场,立志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续奋斗。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我退伍已经15年了,农村基层工作也有几年时间,基层工作中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始终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扎根农村基层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为乡村振兴持续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吉志洁说。
计划未来,演绎乡村振兴新乐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以什么思路和方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吉志洁也有了自己的计划。“我们要坚定产业发展的步伐,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吉志洁介绍,马坊村主要分布于洛河流域东西两侧,耕地受河流影响,沙石化非常严重,土壤浅薄、土地贫瘠,水分很难保持,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此,我们将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西延高铁外运黄土的便利条件,对砂石地、水毁地等贫瘠耕地进行改良。而这一举措则是落实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吉志洁说,“我们计划改造马坊村600余亩河滩砂石地,初步建成高标准农田,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将在围绕如何布局、如何延长农业产业链上下功夫,不断谋划农产品生产,延伸到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我们的群众是智慧勤劳的,有蔬菜种植的经验技术,大力发展拱棚蔬菜将成为支部引领的首要任务。”吉志洁说。
此外,还将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好高铁建站的区位优势。依托“采摘园”和蔬菜种植等产业,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农家乐等服务业,通过多产并举、因地制宜,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吉志洁充满信心“: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带领群众克服困难,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为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