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喽……”楼下院子里,一群小娃娃呼喊着奔跑玩耍,兴高采烈喜迎新年。望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小娃娃,勾起我灵魂深处对家乡年俗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杏子川。那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宽川道,川道里有一条河。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整道川里都是杏子树。杏花飘落的时候,河面上漂了一层厚厚的杏花瓣。于是,人们就叫这道川为杏子川,叫这条河为杏子河。
川道和河流的名称,是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的烙印。村子建在北山坡的弯道里,避风向阳,错落有致。村口有棵大槐树,高三十余丈,树荫遮盖三亩多地。村里人口口相传,说明朝时期,村里阎姓人家从山西老槐树下迁徙而来,于是村名就叫阎家湾。阎姓祖先为了让后人知晓自己家族的搬迁史,就在村口栽了这棵槐树,以示纪念。我家就在大槐树下。
现在,我们村居住的人已经不是单纯的阎姓,而是有甘肃、宁夏、榆林、关中、河南等地移民过来的多个姓氏,杂居在一起。多姓多地人员带来的多种文化和多种乡俗融合在一起,使得我们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年俗。这种年俗,仪式多,程序繁,都有一定的文化含义。
人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可我们村人腊八这天不好过,要人人过关挨家里长辈的批斗。这天,每家每户用红纸裁成窄长条,上面写上“一家之主”四个字,贴在锅台巷位置的墙壁上,全家人要面对这“一家之主”的检讨。
检讨在上午进行。家里如果有人在年内拔了谁家的葱掐了谁家的蒜,都要全部说出来。如果不说,认为“一家之主”就会给一家人来年带来厄运。问题总是出在年轻人身上,长辈把年轻人臭骂一顿,年轻人表示悔过,长辈请求“一家之主”看在年轻人不懂事的份上绕过,这才结束。这可能是古代什么时间有人设计出的一种在年前教育人的方式。年年如此,由此也使得村里人形成了憨厚老实的性格。
曾经,我们这群碎娃娃最盼过年,盼的就是吃一年中最好的饭食——年茶饭。我们村同陕北其他村一样,年茶饭很丰盛,主要有年糕、油馍馍、米馍馍、米酒、清酒。这些年茶饭有含义,油馍馍代表天,米馍馍代表地,年糕代表人。米酒代表地,清酒代表天。过年期间吃这些茶饭,表示来年天地人能够和谐相处。也许在古代某段年月里,我们这地方盛行道教,道教在过年的时候用饭菜的形式给人们传输理念,从而形成了这么一种特有的地方风味年节食谱。
腊月里,杀年猪是家里最热闹的一天。把猪往倒一杀,第一件事就是在刀口位置大大割一块肉,切碎下锅,午饭时候犒劳大家。杀年猪是要请宗亲和邻居们来吃年猪肉的,这是祖辈留下来的规矩。用年猪肉做成了猪肉烩菜,主食是黄米捞饭。宗亲和邻居们都来吃。由于人太多,窑洞里挤得没地方站,就站在门道中,蹲在院子里,哧溜哧溜吃得香。今天在他家明天在你家,谁家杀年猪就在谁家吃。杀年猪吃年猪肉,是村里流传下来的一种增进宗族和邻里之间情感、促进和睦团结的方式。
除夕之前,我们陕北农村人要进行一年一次的大扫除。大扫除的时候,要把里里外外、角角落落的尘土彻底清扫出来,把旧窗户纸撕扯掉,糊上崭新的麻纸。打扫过的窑洞、房屋,清清爽爽亮亮堂堂。我们陕北人还爱在过年前打扮居室。炕边贴上炕围画,窗子上贴上窗花,门上和窗框上贴上对联,在院子门口、路旁树干上到处贴上写着“出门见喜”“抬头见喜”字样的红纸。整个大扫除和对屋子的装饰美化,陶冶着村里人的情操,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年这天,最隆重的就是吃年夜饭。农家一年来积攒的最好的食物在这一天全拿出来了。我们村人吃年夜饭在太阳快落山时。吃饭的时候,不准弄出响声,都静默着埋头吃。家里长辈在开吃前就叮咛,说话是骂饭碗。不准用筷子敲得盆碗叮当响,盛饭时也不准使盆碗发出响声,那是砸饭碗。我们村里人说,不论骂饭碗还是砸饭碗,来年都要受穷吃不上饭。这是教育人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对辛勤劳作的尊重,对来年丰衣足食的期盼。
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在屋檐前挂起点亮的红灯笼,村子里到处都是星星点点跳动着的火苗,好似进入童话世界。猛然,一串鞭炮炸响,整个村子霎时沸腾起来。家家户户的小孩跑出家门,呼喊着“过年喽!打火放炮喽!”紧接着,各家各户都开始燃放鞭炮。整个村子火焰飞舞,鞭炮炸响,人们进入了狂欢。整个除夕夜,我们村人不睡觉,叫熬夜。关于熬夜,我们村人的说法是年夜一夜不睡,把苦日子就熬过去了,来年全家就会幸福。
正月初一早上鸡一叫,村里的大道小道上,扁担“吱吱”,脚步“咚咚”,人影晃动,就是听不到人说话的声音。这是每家每户“抢枝头”,也叫“挑金水”。我们村人的说法是初一早上谁家抢挑上第一桶井水,新年里种的庄稼一定会丰收。意思是教育人在新年里要勤快,不能偷懒,养成早起和辛勤劳作的好习惯,这比家里有金银财宝还重要。
正月初一早上,太阳一冒花,我们这群碎娃娃就用一根长杆挑一串小鞭炮点燃,从自家的大门缝上伸出去。在鞭炮炸响中,大门缓缓打开,这叫开年门。年门开了,旧的一年就过去了,新的一年从此开始。
我们村人正月初一早上吃饺子,叫圆满饺子。一是表示旧的一年圆满结束,二是表示一家人在新年里团团圆圆,三是祝愿新的一年有个美满开局。
吃过圆满饺子,各家各户都要给长辈拜年。家里最年长的长辈坐在炕上,面前摆放着酒菜,小辈们跪在地上给长辈敬酒磕头,听长辈训话。给长辈拜年,既是对尊老敬老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长辈们教诲子孙的一个时机。
初三开始,村里的秧歌就闹腾开了。我们村人说,秧歌原来叫阳歌。一到冬天,人身上的阳气就藏进五脏六腑,于是在寒冬里,人们就双手搂抱着腰身,萎靡不振。过年后天气开始回暖,要把阳气从五脏六腑调出来,扩散在全身,振奋起精神,准备干农活。于是一过年就要闹秧歌。秧歌在年前腊月里就排练好了,锣鼓家什往大槐树下的空地上一放,咚咚锵锵敲打起来,秧歌队的人听见锣鼓响声就迅速集结在一起。秧歌队首先在老槐树下走大场,给村里人集中拜年。大场表演完,秧歌队就给村里各家各户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前,非常热闹。
正月十五闹元宵,几个村子的秧歌集中在一起汇演并转九曲,也叫观灯。这是消灾免难祈福的日子,也是乡村春节闹红火的高峰。在村里一块平展展的庄稼地里,用土塄勾画出一个四方四正的图形。这个图形设计精巧,里边密布约一米宽的走道,曲曲弯弯,形成九道大弯,迷宫一般。走道上每隔一米左右都分布着一盏灯,共365盏,每盏灯表示一年中的一天。布灯的地方各栽一根高粱秆,高粱秆顶端放一个用彩色纸做的灯碗,油灯放在灯碗之内。入口和出口是并排挨着的,搭有彩门。祖辈留下来这么一种庆新年的仪式,转一转,意思是把一年中每天的晦气都转走了,图个热闹吉利。夜幕降临,365盏灯同时亮起,一片通明。花灯闪烁,色彩迷幻,令人心旷神怡。转九曲开始前,秧歌队先要表演一番。几个村子的秧歌队聚在一起联欢,一家不愿输给一家,此起彼伏,扣人心弦,有比赛的味道。秧歌队表演完,秧歌队在前,转九曲观灯的人在后,蜂拥着从彩门进入九曲阵转九曲观灯。转九曲观灯的人源源不断,似水渠里的流水,在九曲走道里拐弯流动。走出彩门,九曲就转完了。人们也好像浑身轻松了、有劲儿了。
到了正月十六,村里人要举行出牛仪式。把牛赶在大田里,把犁铧给牛套在身上,先在地上犁出一个大圆圈,再在大圆圈内犁出十字。然后把犁扎在圆圈内的一个空格上,牛也拴在那里。在十字交叉点上搓起一个小土堆,土堆上放一个黄米馍馍,点一炷香插在黄米馍馍上。人们在土堆前面向东方一跪,面对土堆磕三个头,最后把黄米馍馍喂给牛吃。按我们村人的说法,这是敬天敬地敬耕牛,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其实,这是祖辈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新春农活开工仪式,警示自己要从过年红火热闹的休闲氛围中解脱出来,开始专心致志干农活,保证粮食生产。
出牛仪式后,新年就彻底过完了。山峁沟洼到处都是乡亲们忙忙碌碌干农活的身影。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再没有时间参与和享受老家年俗全过程。但是每到年节,都会勾起我对农村老家年俗的回味。我常常思考,老家的年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可总是归纳不到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内。但是我们老家年俗有特点,蕴含着勇于改正缺点、热爱生活、和谐奋进、崇尚劳动、尊老敬老、天人合一、喜庆红火的朴素思想。陕北的民俗文化,不是纯汉族文化,也不是纯羌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更不是单一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而是在陕北历史上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剔除糟粕、保留精华,形成的一种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粹文化。我们村的年俗文化很显然具有这一特征。正如杏子川和杏子河的名称一样,有我们杏子川优良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