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毅(右一)在村民家中调研(资料图片) 通讯员 李征 杨桦 记者 孙艳艳
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洛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冯毅却“吃”了两次“回头草”——两次被组织下派,两次驻扎在同一个村子。
“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会竭尽全力。”驻村6年多,冯毅为洛川县凤栖街道胡村和黄章便民服务中心草地村的村民干实事、办好事,工作越干越来劲。
从“城市建设者”到“乡村领路人”
2016年5月,冯毅被下派到凤栖街道胡村担任第一书记。至此,他就与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冯毅的工作地点从凤栖街道胡村调整为黄章便民服务中心草地村,一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的大潮里,他扎根乡村,积极协助村“两委”落实产业扶贫等各项政策,顺利帮助两个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村子的整体脱贫。
2021年7月,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冯毅又走上乡村振兴“战场”——继续被单位选派担任凤栖街道胡村第一书记,成了驻村队伍中不折不扣的“老兵”。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那就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冯毅暗下决心,要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为群众多办实事,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那个干实事的书记,又回来了
再次回到胡村,冯毅心里更多了一份亲切感,“就好像回到了家”。
村民们看到冯毅,也都打心眼里高兴,“冯书记是个能为村民干实事、办好事的贴心人,我们欢迎他回到村上。”
因为之前在胡村驻过村,对村情较为熟悉,冯毅干起工作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很快就成了村干部中的“顶梁柱”。
胡村临近县城,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该村办公条件落后、基础设施陈旧破损,成为村子振兴路上的“绊脚石”。冯毅将这些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突破口——他通过争取项目资金,从改造村党群活动中心入手,新建办公用房8间,维修村主巷道排水渠600米、生产路800米,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和人居环境,村子环境焕然一新,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更高了。
“我们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从心底里认可冯书记。”胡村党支部书记孙军民提起冯毅,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2021年秋,受到汛期连阴雨的影响,村里40余户村民的窑背、窑帮不同程度地出现滑塌,村民住房安全隐患较大。冯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多方奔走,2022年年初,他通过联系帮扶单位洛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房屋隐患等级进行了核实认定,协助47户受灾群众修缮房屋,让村民们在雨季来临前住上了安全房。
提起工作,他的眼睛在“发光”
2022年,冯毅和村“两委”利用胡村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村民人均果园面积较多的特点,争取到县产业园区的洛川苹果产业关联项目土地征收项目,完成190多亩土地的征收,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100多万元,70%左右的村民通过出让部分果园,拿到20万元至30万元的土地征收补偿款,为发展后续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村子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冯毅也有自己的打算。2023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本里又列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利用县苹果产业关联加工区项目落户胡村的有利机遇,围绕“五大振兴”,结合村情实际,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名义,开办物流、劳务公司等相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胡村成为经济强村;
积极联系用工企业,让更多的闲散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争取资金,帮助胡村改善村容村貌;
…………
“驻村工作干久了真的会上瘾。”冯毅笑着说,“胡村现在越来越好了,但我觉得村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我还要好好干,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说这些话时,冯毅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