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9日
一点浩然气
郭愿宏
  自己“阳过”“阳康”后,觉得浑身无碍,神形焕然,只是比先前疏懒怠惰了。这不是身体上的病,完全是心态病、意志病,非治不可,医者却是自己。
  良药何在?非一“勤”字莫属,非一“正”字不立。今日除夕,清晨,沐温水浴、读快乐书、着清爽衣、报亲人以春天的微笑,涤去旧我,焕发新我,留点真实、正气文字,以养心跨年。
  年,是多么温润、美好的字眼。人寻寻觅觅、忙忙碌碌一整年,好像就是为了在过年这一天得到心安理得的惬意与幸福,哪怕只有一夜、一刻,这一年所受的苦累也都值得。
  都说现在年味淡了,其实寡淡的不是年,而是我们的心情、心态、心境。这是拿钱买不来的,是用世俗功利的标准难以衡量的,是与城市乡村、故乡他乡无涉的。孔子在众多弟子中,对颜回的赞赏最多,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来形容他的贤德。吾辈凡夫俗子心向往之,却难以达到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增不减”的境界,若能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对待人生进退流转、命运浮沉顺逆、世事沧桑变幻,本身就已获得了一种超脱自我的大真、大善、大智、大勇、大美、大乐。
  我们不一定非要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见贤思齐总还是要有的。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少一点胡追乱逐、抢虚夺实,多一份淳朴本真、心静心安,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年,不是物质的盛宴、欲念的狂欢,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淀、守正创新,是亲情友情的交流提炼升华。现在与过去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相比,仿佛天天都在过年,相当于把从前的一个“年”变成了三百六十五个“年”。这并不是把年味稀释了、冲淡了。其实,每一天、每一分都是真实不虚、有滋有味、静定美好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安心去遇见、发掘、欣赏,能否在读书学习思考中安顿自己,在珍惜一粥一饭、半丝半缕中安顿自己,在忘我燃烧、温暖他人中安顿自己,在孝敬长辈、关爱妻子、教养子女中安顿自己。
  年终岁末,国人大都“阳过”“阳康”。经过这场“天考”,我87岁的外婆竟然奇迹般打破医生的诊断,靠自己的毅力、医生和亲人的精心治疗照顾成功转阴,不久将会出院。一向勤于锻炼身体、秉性持中守正的父亲靠强大的自我免疫能力而未阳。再看眼前这历经风霜考验依然俊美丰沃、蕴藏希望的山川大地,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浩然之气,仿佛活成了一株凌寒开放的梅。
  好年岂能无好联,距今一千年的坡仙早已写就妙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