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郑星燕(1914—1998),又名郑仲瑞、郑汶,广东湛江遂溪人,诗人、社会活动家,著有《征途诗草》、回忆录《赤帜征程》。
到延安前
郑星燕1914年10月生于广东遂溪县,1931年从湛江广东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同年夏在上海中法工学院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加入反帝大同盟。同年11月加入共青团,后任共青团中法工学院小组长。他转中国公学读书,任团支书。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发生,他发动同学援助十九路军抗战,开展街头宣传、慰劳抗日将士,同年返遂溪。1935年10月再到上海,插班进入上海法学院政治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0月22日,他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参加了鲁迅的葬礼。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星燕参加发起成立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上海沦陷前,他离沪返广东故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延安时期
1938年秋,郑星燕通过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云广英介绍,离广东、经湖南、湖北到西安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再转赴陕北,在洛川抗日军政大学第6大队学习,任第9班副班长。1938年10月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转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冬,他由“抗大”选送投考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先后听了党中央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作报告,听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云讲《党的建设》等课程。
1940年夏,郑星燕任马列学院研究室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主义第一研究会指导员。1941年夏,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组书记。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郑星燕任中央系统机关学习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延安中央机关整风学习总委员会后,回到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
郑星燕出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听了毛泽东的讲话,以及小组会和大会的发言,写了《文艺座谈会上逢》。
离开延安后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郑星燕随华北文艺工作团离开延安,经山西到张家口,在冀、热、辽广大边区活动。
解放战争中,郑星燕在河北省曾任中共遵化县区委书记、中共昌黎县(市)委副书记、书记,配合解放军,解放山海关市、秦皇岛,1948年奉令接收山海关市。同年冬任中共唐山地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在河北参加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
1952年夏,郑星燕按中央指示,支援广东土地改革和建设,到韶关任中共粤北区党委副秘书长、秘书长、中共粤北区党委副书记,在韶关、曲江、南雄、始兴、乐昌等市县胜利完成土地改革,迅即进入开展经济建设。
1955年春到佛山,郑星燕任中共粤中区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农村工作部部长。1956年2月任中共佛山地委第一书记兼佛山军分区第一政委,后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9月,他到北京参加党的扩大七届六中全会。1957年,他到北京出席党的扩大八届三中全会。1958年11月任中共韶关地委第二书记。1959年1月任中共韶关地委第一书记。1966年5月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12月,郑星燕离开广州,任韶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任肇庆地区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69年冬郑星燕回到广州,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副组长兼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1977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书记。1983年任中共广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委,兼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委员、广东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岭南诗社第一副社长。1986年离休。
1998年5月19日,郑星燕在广州逝世。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