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各地秧歌队到杨家岭为中央机关拜年 ● 根据歌曲创作的年画《拥军花鼓》 ●陕甘宁边区部队开展“爱民”活动 ● 八路军留守兵团给陕甘宁边区政府赠“民主典范”匾 ●陕甘宁边区群众为部队运送弹药 ●陕甘宁边区部队开展“爱民”活动 文/徐平
1943年春节,刚走出校门的鲁艺秧歌队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三万群众热情地围了起来。伴随着中西乐器的合奏声,秧歌队演唱的这首名为《拥军花鼓》的歌曲响彻整个延安城。从此,这首歌曲和延安时期开展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一起载入中国历史。
“正月里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歌名叫《拥军花鼓》,创作于1943年延安双拥运动期间。
双拥运动,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的简称。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为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其标志就是轰轰烈烈的延安双拥运动。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和陕甘宁边区部队军政干部会议上,军地领导在各自检查军政军民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后,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留守兵团于1943年春节前后,在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拥政爱民运动与拥军优抗群众运动,改善和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党中央和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陕甘宁边区的做法,号召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这一活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双拥热潮。
1陕甘宁边区政府与拥军优属活动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的指挥中枢所在地和总后方,其基础为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9月6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改称陕甘宁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高自立、李鼎铭、刘景范先后任副主席。边区辖23个县,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东有日军进攻,南、西、北三面有国民党军包围封锁,内有土匪特务大肆破坏的形势下,认真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三三制”(即抗日民主政权中的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大体各占1/3)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一个政治上进步、经济上发展的全国模范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947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延安撤出转战陕北。1948年5月,迁回延安,后南迁西安。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结束工作并撤销。
1942年,在全党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党中央召开了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和军政干部联席会议,军地领导干部对军政军民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检讨,并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为进一步改善和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决定在边区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拥政爱民运动与拥军运动。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和《关于拥军运动月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和人民把爱护与帮助军队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切实做好优待抗属工作,确定1月25日至2月25日为全边区拥军运动月,规定每年春节前后,对边区驻军进行隆重的慰劳慰问,并修订《拥军公约》和《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拥军公约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公布。《解放日报》同日还发表了林伯渠的文章《造成拥军热潮、增强拥军工作》。当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拨出6.2万余元作为慰劳金,慰劳延安驻军、伤病员及抗属和退伍军人。
2八路军留守兵团与拥政爱民活动
八路军留守兵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留守陕北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和中央安全任务的部队。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中央仍留在陕北。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将留驻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旅部和第七七〇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部队,统归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领导指挥,肖劲光任主任。1937年12月,除第三八五旅旅部和第七七〇团外,其他部队统一编为警备第一至第八团。
1939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及其所属地方部队统归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指挥。8月,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5至8月,八路军留守兵团先后进行了两次整编,整编后下辖第三五八旅、第三五九旅、警备第一旅、关中警备区、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警备第一团、第五团和骑兵团,共3.4万余人。
1942年6月,八路军留守兵团划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指挥。9月15日,留守兵团司令部与联防军司令部合并,但对外仍保留留守兵团番号。
八路军留守兵团在陕甘宁边区人民自卫军和晋西北、晋西南八路军的配合下,对日军作战78次,歼灭边区内土匪40余股,反击国民党顽军进攻99次,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
为了贯彻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精神和毛主席关于搞好军政、军民关系的指示,1943年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拥政爱民十大公约》和《关于拥政爱民月工作的指示》,决定从2月5日至3月4日为“部队拥政爱民运动月”。2月1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公布了《拥政爱民十大公约》。同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撰写《开展拥政爱民运动》一文,作为代社论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3“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
在军地双方相互推动和配合下,一个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和地方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群众运动,率先在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进一步密切了边区军政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
在拥军运动月里,边区各级政府举行了扩大的政务会议,邀请部队同志参加,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检讨过去对军队认识不够、尊重不够、爱护不够的行为。边区政府还动员群众支援军队搞生产,借给生产工具,保障粮草供应。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自率领慰问团,到南泥湾生产中有成绩的第三五九旅慰问。延安文化界专门组织了文化劳军团,深入部队,慰问子弟兵。机关、学校、工厂、商店、民众团体,纷纷响应。爱护军队、爱护抗属的呼声,响遍了边区。人民要求代交的慰问品堆积如山,留守兵团机关门口的操场上,高跷队、秧歌队,一队接一队,整日不断,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成一片。大街上,男女老少,人山人海,整个边区,到处是拥军的歌声。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拥军花鼓》(又名《拥护八路军》)。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安波,以陕北民歌《打黄羊》的曲调填词,创作了这首歌。就像《拥军花鼓》里所唱——“正月里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人民群众赶着猪、牵着羊,抬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如衬衣、鞋袜、毛巾、肥皂和铅笔、识字课本等等),到部队联欢慰问,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子弟兵的爱护之情。
在拥政爱民月运动中,八路军留守兵团利用春节在各地开拥政爱民大会、举行军民联欢会。部队驻军还派干部战士向当地政府和居民拜年,驻军首长亲自到老百姓家里拜年。老百姓十分感动,他们说:“从来没见过军队给老百姓拜年,有生以来这是第一次。”八路军留守兵团向边区政府和群众写贺信、发贺年片、送春联、送年画、送锦旗、送匾牌,与老乡会餐。有的部队还组织了秧歌队、腰鼓队和宣传队,到党政机关和群众中进行表演和宣传,教唱《拥政爱民歌》和《拥军歌》。除此之外,在平时农忙时,各部队都按规定抽出时间帮助人民播种或收割粮食。
4中共中央指示广泛开展双拥运动
1943年春节前后的延安双拥运动,促使军政军民关系显著改善,为边区战胜严重困难,巩固持久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双拥运动深入开展,1943年10月1日,毛泽东在枣园的窑洞里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起草了《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明确指出要把双拥运动作为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重大准则,正式提出各个根据地普遍开展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要求“各根据地党委和军政领导机关,应准备于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并明确规定这一运动“以后应于每年正月普遍举行一次”。
紧接着,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4年1月1日作出《关于拥政爱民及拥军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拥政爱民和拥军运动,不仅要普遍地举行,而且要使之更加深入,更加成为部队和广大人民中真正自觉的群众运动,成为全体官兵和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运动。”很快,其他各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各分局、边区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也对拥政爱民和拥军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1944年春节期间,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了更加广泛、更为热烈的双拥运动。《解放日报》对此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还刊发了朱德总司令1月1日在延安干部晚会上的讲演《展开拥政爱民运动》。之后,每年春节前后举行双拥活动,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军民各方面的支持和欢迎。“双拥”由一次运动逐步成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双拥运动的开展,对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转自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