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白阳 郭强 黄浩然
2022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当地持续开展调查搜寻工作。2023年1月28日,胡某宇尸体被发现。
2月2日,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
自缢身亡的结论是如何认定的?为何尸体100多天后才被发现?……针对公众的关切和疑问,官方在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1 自缢身亡的结论是如何认定的?
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胡满松表示,1月28日12时25分许,铅山县公安局接到某粮库职工电话报警称,在粮库院内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接报后公安机关迅速派员赶到现场勘查,发现死者衣着与2022年10月14日致远中学学生胡某宇失踪时衣着一致。1月29日,公安机关经对死者生物检材进行DNA检验,确定死者系胡某宇。
尸检结果显示,胡某宇尸体全身骨骼完整,颅骨、脊椎及胸肋骨均未见骨折,胸腔、腹腔未见出血,各脏器在位无缺失。胃组织和肝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的农药、鼠药、安眠镇静类成分。颈部出血部位与死者缢吊体位相吻合,符合生前缢索压迫形成。根据尸体腐败程度,结合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胡某宇尸体符合长期暴露在室外空间的各种特征。
“在国内权威刑事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下,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通过开展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鉴定等工作,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胡满松说。
铅山县委书记危岩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人文关怀,深入细致做好后续工作。
2 为何尸体100多天后才被发现?
危岩表示,接到胡某宇失踪的报警求助后,公安机关通过人像比对、调阅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追踪排查。与此同时,当地也组织发动了各级干部、护山守林员、志愿组织和广大群众,对胡某宇可能出现的区域展开了持续、不间断搜寻,但直到1月28日上午,仍然没有发现胡某宇。
“这反映了我们在搜寻工作中对部分重点区域,没有真正完全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于社会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危岩说。
现场勘查结果显示,尸体发现地位于铅山县河口镇金鸡山区域的某粮库院内。在靠近尸体头部的围墙内侧红石凸出部位,发现黑色录音笔一支。在中心现场没有打斗、拖拽痕迹。
胡满松介绍,粮库占地面积92亩,内有仓库、宿舍等建筑20栋,建筑物占地8000余平方米,四周用红石砌成围墙,高度约5米。中心现场位于粮库院内北部洼地竹树杂林中,洼地高低落差约6.3米,竹树杂林呈不规则狭长条形,面积约9300平方米。
胡满松介绍,发现尸体的粮库所在位置与致远中学胡某宇宿舍直线距离226米,步行距离约400米。民警先后于2022年10月20日、21日,11月26日、27日开展四次搜寻,对粮库进行了走访,并对全部建筑物内部开展了搜寻,但胡某宇尸体缢吊地点位于院内约9300平方米树林区域内,未搜寻到位。其中,2022年11月27日,民警在完成该单位内东北侧废弃宿舍搜寻工作后,前往事发现场附近的树林洼地时,该区域植被茂密,未发现异常情况,就没有继续深入搜寻,而是要求该单位继续开展自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以上情况,说明我们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将举一反三,进一步改进工作。”
3 胡某宇生前最后有没有异常表现?
上饶市公安局副局长徐添翼介绍,2022年9月27日,胡某宇曾与母亲三次通话,其母反映胡某宇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10月1日凌晨,其母亲、哥哥专程从福州赶回予以安抚,10月4日二人离家返回福州。10月5日,胡某宇又与母亲通话三次,其母亲未透露通话内容。10月10日至13日,胡某宇曾7次独自到宿舍楼三楼阳台,观望睢园及校外树林山岗方向。10月14日,胡某宇携带录音笔两次登上五楼阳台,有明显轻生意图。
徐添翼说,胡某宇在考入致远中学后逐渐出现适应困难,多次在书本、笔记本上写下了负面情绪的文字内容,如“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在社交软件中发布“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多次与同学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等。
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4 录音笔里有什么内容?
通报显示,胡某宇于2022年10月14日17时40分、23时08分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通过综合分析,录音笔中的内容不存在人为合成、篡改情况。
胡满松介绍,10月14日17时40分,胡某宇站在宿舍五楼阳台上试图跳楼,犹豫未决。录音显示,胡某宇有强烈的厌世情绪,表达了想轻生的念头。
“此次事件警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铅山县教体局局长陈柯说,下一步,将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建强心理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干预心理危机的能力;做好动态监测,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预警网络,提升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持续开展好人文关怀,特别要做好重点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