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6日
人民意志至上
—— 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回眸
  记者 刘小艳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春华秋实、硕果满枝。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党的领导
  政治建设彰显新担当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以党的建设引领政治机关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人大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国之大者”,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政治建设“第一主题”、干部教育“第一课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常委会领导带头研学、带头交流、带头宣讲,带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学出忠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学出奋进力量。新一届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瞻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旧址,重温延安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
  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请示报告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13次,完成市委深改任务2项。常委会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包抓的县(市、区)、非公企业和帮扶点,督办市委领导批示,督查重大项目建设,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市委领导,以实绩实效彰显人大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依法监督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依法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工作,做到市委工作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依法作出决议决定。修订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等重要问题,依法作出关于批准市级财政决算、新增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和预算调整方案等决议决定5项。加强对所作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重大事项决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依法开展人事任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办法,严把任前培训关、票决任命关、供职表态关。创新履职评议机制,采取届内全覆盖与年度随机抽取相结合、通报调研情况与到会回答问询相结合、听取履职报告与无记名投票测评相结合,百分制细化测评标准,现场公布测评结果,全面加强任后监督,激发履职内生动力。依法任免“一府一委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63人(次),组织宪法宣誓137人(次),听取评议6名同志履职报告,测评结果报送市委并反馈本人。
  加强法规供给
  立法工作迈出新步伐
  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善治是法治的目标。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健全立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起草、论证、协调等机制,实行立法项目人大、政府“双组长”制,优化立法规程,完善立法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立法咨询专家库和1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立法工作全过程。
  推进立法工作。实施年度立法计划,制定《延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行为规范、职责管理、鼓励激励、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切实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制定《延安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从监管职责、报告登记、食材溯源、事故处置等方面予以规范,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2部地方性法规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并表决通过,待省人大常委会审批后颁布实施。
  强化备案审查。坚持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促进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工作,密切联系“一府一委两院”,明确备案要求,强化督促指导,年内协助市委审查党内规范性文件3件,审查市政府报备的规范性文件7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分工负责、有错必纠”,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聚焦高质量发展
  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监督职权,推动全市重点工作和破解社会热点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25项,组织执法检查4次,开展视察调研28次,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深度调研,审议专项报告,组织专题询问,深入研究“有效”与“衔接”问题,提出强化政策衔接和优化调整、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等6条意见,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我市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激励市。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组织环境保护“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持续监督全市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积极开展“圣地环保世纪行”活动,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研审议科技创新工作,市政府研究落实审议意见,强化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引领示范作用,争取政策资金,激发创新活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73.2%,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倍增长。聚焦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听取审议招商引资工作报告,跟进督办工作机制不健全、项目谋划论证不充分、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监督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工作,有效促进政策落实、提升保障水平、兜牢民生底线。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市县联动开展《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执法检查,对照法律条文,开展明察暗访,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专题汇报,反馈检查意见,督促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逐项整改12个方面的问题,切实把“法定职责必须为”体现在行动上。组织调研城市改造和房屋征收工作,提出强化规划引领、精心谋划项目、加强建后管理等建议。跟进监督市辖区四大国有林管理局森林防火及黄帝陵、宝塔山、革命旧址等重要场所消防工作,要求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守护好中华民族和革命圣地的精神标识。
  平安延安建设事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平安延安建设开展专项监督,听取和审议公安机关罚没收入工作、市法院法官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机制建设情况的报告,依法监督市检察院刑事检察、扫黑除恶检察工作,深入推进司法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法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荣获全省法治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代表履职能力得到新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健全联系服务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行权履职。
  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坚持“履职先培训”,举办省人大代表会前培训班1期、市人大代表轮训班2期,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会议上组织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新一届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制定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办法和活动经费管理办法,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坚持重点督办、专项督查与专题审议相结合,监督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144件建议全部办结,答复率100%,满意率大幅提升。市政府被省人大常委会评为2022年度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
  拓展代表工作实践。安排市人大代表跨县区交叉视察,使代表更好掌握市情政情社情民情。稳步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指导县(市、区)探索创新代表工作,宝塔区人大常委会“民情五步工作法”入选全国“2022民生示范工程”案例,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全省人大“民情五步工作法”现场观摩会在延安召开,推介我市做法。
  做实代表票决工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深入总结经验,聚焦问题短板,修订实施办法,拓宽项目来源渠道,优化征集选定程序,强化预算资金保障,明确年度完成时限,注重发挥代表在项目确定和实施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延安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
  自身建设展现新风貌
  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扛起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使命,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对接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指导县级人大工作和工作机构联系市直部门单位机制,凝聚人大工作强大合力。健全人大系统宣传调研制度,发挥“一刊一微一网一通报”矩阵作用,5件作品获陕西人大新闻奖。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优化接待督办流程,受理转办群众来信来访27批35件(次)。建立机关工作月报告制度,晾晒工作进度,推动抓好落实。坚持立改废并举,全面梳理常委会机关各项制度,完善工作制度33项,人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机构队伍建设。有序推进人大机构改革,依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人大工作新部署新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为目标,理顺工作流程,夯实岗位职责,明确量化标准,加强考核督导,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着力建设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聚焦六项要求,更好把“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实在工作中。推动清廉机关建设,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支持派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强化激励约束,表彰在保障会议、服务代表、疫情防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机关焕发出人心思进、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聆听着时代的召唤,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市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延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