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7日
不忘“兵之初”当好村支书
——记宝塔区枣园街道温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永兵
  记者 姜顺
  “前行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往往布满荆棘,少不了沟沟坎坎,但5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只能勇往无前,不能临阵退缩。”翻开厚厚的相册,郭永兵看着一张张自己当兵时拍下的旧照说道:“我在村上工作这些年来,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想过放弃,接下这个任务,就得干成这件事儿,这就是军人该有的素养。”
  陕北兵娃子,从军赴东北
  2022年11月28日,延安最低气温达零下17摄氏度,而温家沟村872座大棚里的果蔬正隔着保温膜沐浴阳光,生机勃勃。看着果蔬长势良好,郭永兵满意地从大棚里走出,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他下意识地将上衣裹紧了些。
  “延安的冬天很冷,但与我在东北当兵时的气温比起来还差得远。”郭永兵陷入了回忆。
  1982年夏季,完成初中学业的郭永兵在回家的路上认真思考着当兵还是务农的问题。选择当兵,家里8口人吃饭的问题谁来解决;放弃儿时军人梦选择务农,个人的未来将是一片暗淡。到了窑门前,看着年迈的父母艰辛养活着一家老小,郭永兵还是狠心掐灭了去当兵的念头。眼前,扛起这个家比从军更当紧。
  “拿起老镢头,一眼望到头,是我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但这就是人生。”在郭永兵的辛勤劳动下,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而昔日的从军梦又不断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知道郭永兵一直有个从军梦,已经成年的弟弟郭永刚告诉哥哥:“你把这个家扶了3年不容易,以后家人由我来照顾,哥,你就安心去当兵吧!”
  有了弟弟给的“定心丸”,郭永兵毅然从军。冬季的齐齐哈尔市就像个大冰箱,城市冷得颤抖,河流冻得僵硬,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对于一个陕北兵娃子来讲,每天睡觉都打着牙颤。
  “我服役于沈阳军区,是空军地勤兵,主要学习飞机军械、机械、仪电。3个月的日常训练结束后就开始了半年的专业知识学习,那半年对于我来讲真是煎熬。”因为文化水平低,郭永兵学起来非常吃力,“很多知识都与高中课程相关,其他高中毕业的战友能听懂,我完全听不懂。不夸张地说,我连课堂上五分之一的知识都难以消化。”
  作家夏衍在散文《野草》中写道,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郭永兵就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刻苦学习,誓要把专业知识学精学通。
  “白天,我趁着课余时间请教教导员和战友;夜晚,等到宿舍熄灯后我把自己蒙在被窝里,用手电筒认真翻看战友的笔记。”一秒、一分、一天、一周、一月……功夫不负有心人,郭永兵靠着点点滴滴的积累,硬是从班里的倒数前三冲刺到中上游序列。
  1985年,结束了集训和学习的郭永兵到了下连队的时候,他所在连队驻扎在吉林省,在这里的4年多时间,他每天都会认真查修飞机仪电、检查油箱存量。看着一架架战机翱翔九天,郭永兵感到生活异常充实。
  “这里不仅让我学到了飞机构造的相关知识,更锻炼了我的毅力和韧性,一名军人永远不能说不行。”郭永兵合起相册,语气铿锵有力,目光充满坚毅。
  等到服兵役期限满,摆在郭永兵眼前有两条路,继续当军人或者转业回乡。想起弟弟书信中写到家中光景又日渐惨淡时,郭永兵带着遗憾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
   退伍回乡当“组长”
  转业回来的郭永兵被分配到宝塔区人民武装部,每月15元的工资让他工作了短短一个月就选择了辞职,当时的领导与同事对于郭永兵的选择很不理解,一再劝说其留下,可郭永兵还是选择了“丢掉铁饭碗”。
  “父母身体欠佳,我哥又因为做生意亏了钱,年幼的弟弟还要继续上学,15块钱的工资怎么撑起这个困难的家庭?”说到这里,郭永兵有些失落。
  家中的情况让郭永兵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的苦难,他看到当时城里的客运生意非常火爆后,就与战友们借钱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跑起了客运,这一跑就是3年。
  “别人跑半天我就跑一天,别人休息我就加班加点,在部队里什么苦没吃过,这点辛劳又算得了什么。”郭永兵说,短短3年,自己不仅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水平,还攒下了3万余元。
  看到郭永兵能吃苦、有魄力、脑子灵,村民们纷纷感慨,老郭家只要有郭永兵在,日子就差不了。1993年10月,郭永兵被村民投票选举为枣园街道西川口村一组小组长,乡亲们都盼着郭永兵能带领大伙儿把生活水平再往上提一提。
  “村民选我当组长是对我的信任,要想不辜负村民的信任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大家看,带着大家一起致富。”郭永兵说。
  上任初期,看到村民每天还是在距村上一里地远的那口老井打水时,郭永兵觉着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准备给村里铺管道通自来水。
  “我们早就盼着家里能用上自来水,不用每天担水来回折腾,压垮了肩膀压弯了腰,费时又费力。”温家沟村村民李林卫说道。
  郭永兵积极发动每家每户出钱出力,自己则每天扑在工地上,组织大家有序施工,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自来水流进了西川口村一组每一户村民家里。自此,郭永兵“能人”的名号响彻十里八乡。
  “其他村组的村民都羡慕我们用上了自来水,大伙儿都说‘把你们组长给我们借来当几天组长,也让我们尝尝家里喝自来水的滋味。’”温家沟村村民萧来强笑着说,而真正让郭永兵在村里建立威望的是为村民修建第三产业房(以下简称三产房)。
  进入千禧年,郭永兵看到村民们单一发展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并不足以致富,于是冒出个大胆的想法——修建三产房,让村民们可以开店做生意,拓宽收入渠道。
  然而,这个想法在村民们看来有些冒进、不切实际。
  “我们就没见过哪里修三产房,当时听说这得找领导批手续,感觉根本批不下来,郭永兵是‘能人’,不是‘神人’。”李林卫说。
  可不服输的郭永兵却铁了心要把这事儿给办成,为此他天天翻阅资料,查看政策,三天两头往区政府跑,领导在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据郭永兵回忆,当时为了节省路费,基本都是走十几公里路到区政府,饿了就在街上吃碗最便宜的面垫肚子。
  “有一次在区政府忙到晚上十二点了,赶回家太晚,我就和村民找了家招待所凑合了一夜,正是寒冬腊月,没有暖气,盖着薄被,冻的人一夜没睡好。”郭永兵回忆说。
  “跟永兵跑了一次手续后我就不想跑了,他军人出身,还是在寒冷的地方服兵役,抗冻,我吃不下永兵的那份苦。”与郭永兵一起跑手续的村民付海东笑着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郭永兵的不懈努力下,手续全部办理完成。2003年,176间三产房修建完成,平均每户3间。村民们有的将房屋租赁了出去,有的自己开起了烟酒门市、小饭馆,三产房的建成使得当年西川口村一组平均每户增收1万余元。从此,来和郭永兵“取经”修建三产房的人络绎不绝,郭永兵的名字也传遍了宝塔区的各个乡村。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干大事儿没有容易的,都是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是军旅生涯培养了我超与常人的抗压能力和勇往无前的魄力。”郭永兵说。
   大棚盖起来,腰包鼓起来
  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郭永兵先后担任温家沟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20年至今任温家沟村(2020年,西川口村与温家沟村合并为温家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就遭遇了新冠病毒来袭。
  “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自打过年回来以后就没再出去,都说受疫情影响出不了远门,只能等着疫情不严重的时候再看情况。”郭永兵说。
  眼看疫情反反复复,原先外出务工的村民刚出门没几天又回到了村里,郭永兵想着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得让大家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于是,郭永兵统计外出务工村民人数,测量村上闲置土地面积,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委会,讨论进一步扩大大棚种植面积。
  在郭永兵的积极推动下,村上在原有678座大棚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94座,使得外出务工的村民全都在村上有了自己的产业。
  “外出打工一年满打满算也就能干8个月,挣个5万多元。如今,我们在大棚里种蔬菜、种草莓,客商到村上收购,游客在棚里采摘,一年算下来能收入20多万元,真后悔早几年没想着盖大棚。”村民张雄满脸笑容地说。
  截至目前,温家沟村现有大棚共计872座,总产值4000万余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如今,座座大棚排沃野,村上处处尽朝辉,但不安于现状的郭永兵还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我们现在引进了延安正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移动果园’和立体栽培,‘移动果园’就是把果树栽植在容器里或花盆中,使果树在不同的季节成熟,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的需要;立体栽培是利用3~4层分层式结构,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栽培草莓,相对传统的单层草莓栽培模式,立体栽培在单位面积栽培量和产量均有极大的提高。试种成功以后,村民的收入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倍。”郭永兵说。
  “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产业振兴关键在科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是要创造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农产品,这里没有科技创新是不行的。我们要瞄准市场巧种棚,站在大棚看市场,有效整合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努力把温家沟建设成全区‘棚栽植产业第一村’和美丽富裕的观光体验游景区。”郭永兵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