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延安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薛尚翼上完架子鼓课程后,又拿起足球跑到户外开始锻炼。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作业量下降,学校还增设了几门素质教育类课程,让一直对音乐感兴趣的他主动报了架子鼓班,积极性特别高。
过去的一年,我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2022年全市10件民生实事之一,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延安教育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学生负担减轻了
我市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从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惠及全市广大中小学生。
在延安实验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学生们正在绘制海报,老师用轻松愉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美术世界,让孩子们获益匪浅。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学校保证美术课程达到一周两节,要求坚决不能占用,受到了学生们欢迎。
延安实验小学教师古春苗表示:“孩子们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中尽情享受艺术,进行创作,充分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还在原有的100多个社团基础上,增设经典诵读、绘本创作、科学实验、劳动体验、创客编程等课程,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在教育教学中,延安实验小学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方式,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习压力。
延安实验小学教师李瑛说:“作业布置方面,我们避免了以前的重复练习,要求作业精而少,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通过层层把关,从基础到提高再到拓展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办学条件改善了
教育是最长远最根本的民生。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区学位是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
2022年,位于河庄坪镇的宝塔区第七中学完成了改扩建工程,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宿舍楼、餐饮辅助楼、体育场等设施。通过实施“强师计划”十项措施,增强了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对于学校的发展变化,每一名学生都感到无比自豪。“我在七中学习三年,学校变化很大,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会更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学生张懿璇说。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内部管理,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和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宝塔区第七中学校长杨捻平说。
记者了解到,2022年,我市共完成15所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增加学位1.04万个。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等16个指导性文件,取缔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总数由“双减”前的628所减少至368所,净减少260所。扎实推进课后服务“5+2”模式,全市324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共有23万名学生、1.8万名教师参与,严格落实了教育“双减”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吴海明说:“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和质量为主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砥砺奋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