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4日
雷锋是永远的
    ●李建科(右一)在为居民发放文明出行倡议书宣传页
    ● 王丁给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何娅娅给学生辅导作业
    ●杨一帆向村民讲解农业知识
    ●白采玉与留守儿童进行游戏互动
  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
  记者 延媛 李欢 任琦 姜顺 乔建虎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这是雷锋在日记里给自己提的三个问题,生活中,雷锋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所散发的光和热,也让雷锋精神传承至今,历久弥新。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他的事迹,延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1感悟“雷锋精神”坚守“一心向党”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是我小时候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曲。那时候,学校的黑板报上也总是画着雷锋的画像,哪个同学学雷锋做好事了,老师都会在班里表扬……”近日,提到雷锋精神,胸前别着党徽的李建科深有感触地回忆说。
  今年67岁的李建科是宝塔区枣园街道枣园社区的志愿者。多年来,他学雷锋做好事的脚步从未停歇,总是义务帮助小区居民修锁、修水电,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端午节为邻居们送去艾草等等,大家亲切地称李建科为“好人老李”。
  谈及如何更好地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李建科说,不管在任何年代,我们都应该当好人、做好事,学雷锋永远不能止步。共产党员更应该走在前面,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雷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样激励着青年党员干部。
  张玲玲是延安市为民服务大厅失业保险经办处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多次被评为“月度服务之星”“年度服务之星”。作为一名90后党员干部,她认为学雷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把学雷锋的路走到底,一是不能耳朵软,听到讽刺挖苦就打退堂鼓;二是不能有功利思想,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三是要有奉献精神,舒舒服服学不了雷锋。
  张玲玲表示,学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理论看成“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行为习惯,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做到担当奉献、爱岗敬业、崇德向善。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刘凡琛是延安小学五年级学生。他说,每当提起雷锋这个名字,他就会想起乐于助人这个词语。
  “雷锋叔叔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还在。”平日里,在公交车上,刘凡琛会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在校园里,会随手捡起操场上的废纸;在教室里,会主动帮助老师同学打扫卫生……或许这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一件件平凡小事却让他在生活中找到了快乐,也收获了大家的喜爱。
  刘凡琛说,他要努力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接过雷锋叔叔的接力棒,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少先队中生生不息。
  2践行“雷锋精神”做“最美螺丝钉”
  走进黄陵县王秋侠的爱心联盟工作室,她正在和几位志愿者整理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说起做公益的初衷,王秋侠说:“我在困难时期,受过别人的接济。如今有能力了,也要帮助更多的人。”
  凭借抖音、微信平台的推广和亲友的传播,王秋侠的爱心联盟工作室已经吸纳了30多名爱心人士,从一个人的爱心奉献,发展到一群人的爱心传递,这样的善举王秋侠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今年,陕西省2022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名单公布,“爱心联盟”工作室的王秋侠获得陕西省“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荣誉。王秋侠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践行雷锋精神,魏华也是其中一员。
  虽然已是3月,早晨依旧寒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魏华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学校,在仔细查看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后,就开始着手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事关孩子们的事,一件都不得马虎。”魏华说。
  魏华口中的孩子,是指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魏华微笑着说。他还记得1989年19岁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当年陈旧、简陋的校园和吐字不清的学生让他一时难以适应,然而孩子们却高兴地叫着,手不停地比划着欢迎他的到来。“看到这一幕,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责任感,我觉得我必须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怀着这样的初心,魏华留下了,并且在这条特殊的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30多年。“比起雷锋,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我会以雷锋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他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也要像雷锋一样,让自己成为岗位上的一颗小螺丝钉,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教育和引导这群特殊的孩子。”谈及雷锋精神,魏华深有感触。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7岁的延垭闻是宝塔区南关小学一年级学生。她说,爸爸妈妈和老师经常教导自己要帮助别人,以前她并不知道雷锋是谁,现在对雷锋有些了解了。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是一个值得她学习的人。
  “我虽然作不了什么大的贡献,但是我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山区的小朋友捐几本书,给乞讨的老爷爷一元钱……”说起学雷锋,延垭闻小小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3续写“雷锋精神”践行“为民初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延长县小学语文教师何娅娅表示,从教6年来,她立志于做一名雷锋式好老师,努力教好每一名学生。
  在教学工作中,何娅娅总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尤其注重有重点、有导向、有效率地讲解知识,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开展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多年来,她所教的学生成绩、能力、才艺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受到家长的好评。
  何娅娅说,今后在教书育人具体实践中,她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涵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以服务学生、乐见学生成长为荣,以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为荣,以团结互助、协同育人为荣。既做学问之师,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又做品行之师,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
  杨一帆是延长县雷赤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雷锋精神同样让他备受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杨一帆说,在便民服务中心这个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工作岗位上,他深深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今后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深入联系群众,时刻惦记群众冷暖,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全力以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延长县槐里坪社区主任白采玉说,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始终把雷锋精神传承活动与社区工作相结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依托社区“微爱社”“春风志愿队”,帮扶困难群众,解决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志愿服务行动,利用新型传播方式,将雷锋精神发扬开来,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雷锋精神传承的队伍中来。
  王丁是延安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二中队外勤辅警。他认为,“为人民服务”不光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一次警情处理、每一次纠纷化解,都是对“人民警察”这一称谓的诠释,都是传承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王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用忠诚、热情、执着,办好群众“关心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做好平安“守护者”。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回望过去,雷锋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立足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更多雷锋式的时代楷模。展望未来,雷锋精神一定能为我们创造新的伟业提供精神启迪、凝聚强大力量。
  行动起来,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延安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