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5日
文明之花浸润百姓心田
——吴起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见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创文尽份力”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讲解“清明祭扫树新风,争做文明吴起人”倡议书
情暖六一、关爱成长助学慰问志愿服务活动
顶尖造型爱心义剪
传承国学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吴起县城全景

  通讯员 徐志全 记者 王锋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在吴起县文明春潮此起彼伏,一堂堂内容丰富的政策宣讲、一次次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活动、一项项便民惠民的志愿服务……这一系列既接地气、扬正气,又聚民心、暖人心的文明实践活动如一缕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这座胜利之城,浸润百姓心田。
  近年来,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思路,自觉服务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全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队伍建设实现双提升、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工作保障实现新格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 阵地建设让文明之城“遍地花开”
  2月23日,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携手吴起县新长征志愿服务总队走进五谷城镇桐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惠民举措,并带去精彩的文艺节目,志愿者们通过讲大白话、家常话、讲故事等方式,将精神食粮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让党的初心变成老百姓永远跟党走的恒心。
  3月2日,志愿者们走进吴起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东园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向雷锋同志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家通过精彩的朗读和理论宣讲,共开展了法律援助、爱心义剪、爱心义诊、爱心午餐、最美瞬间6项志愿服务活动,引来群众的阵阵掌声。
  吴起县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吴起县新长征志愿服务总队广大志愿者们通过深入社区、走进村庄、送到田间地头等方式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已成为常态,社区服务中心、乡村百姓大舞台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和新地标。
  阵地资源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托。2022年以来,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扎实推进阵地建设,通过整合并激活镇村文化站、图书馆、农民夜校、产业示范园区、司法所、民政救助站、工会活动室、军人之家、村史馆、家风家训馆、活动广场、村卫生室、道德讲堂、红色遗址、民俗文化遗址等阵地资源,全面完成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及深化拓展任务,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各方使用”。
  截至目前,吴起县建成并优化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1个;建成并优化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9个,其中对基础条件较好的20个川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重点打造。此外,为了整合资源,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还挂牌成立了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同时,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先后开通了“吴起宣讲和文明实践”抖音号、快手号、微信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文明实践线上阵地,常态化开展网上文明实践,文明实践阵地的宣传教育、旗帜引领作用不断彰显。
   ▶ 志愿服务让文明之风浸润人心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志愿服务到哪里,文明新风就吹到哪里。
  近年来,记者多次来到吴起县采访发现,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线上到线下,到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把爱与善、光与热,传递给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用真情和实干为文明吴起贡献力量。
  据了解,吴起县各级志愿服务组织按照“年有计划、月有主题、周有活动”的工作计划,本着“低成本、可持续、受欢迎、有实效”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之风吹遍千家万户,文明之花开遍田畴沃野,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规范化。
  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疫情期间,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组织县新长征志愿服务总队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知识普及、环境卫生整治、人员车辆排查、公共场所消毒等各类志愿服务,以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截至目前,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800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我为发展作贡献”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伍338支,志愿者7800余人,其中领导干部担当志愿者400余人,村(社区)125支志愿服务队吸纳“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者近3000人,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130件。
  开展“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在建党节,志愿者们与老党员一起过政治生日;在儿童节与留守特困儿童一起畅想未来;在中秋节和重阳节,与空巢老人一起吃团圆饭;在七夕节,为文明家庭送去传统祝福;在清明节,倡导文明祭祖等。在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累计看望70岁以上老党员22人,助力创业青年15人,帮扶困难学生36人,关爱农村留守老人近百人。
  精准对接百姓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通过设计爱心义诊、爱心义剪、爱心义演、农技服务、科普服务、法律援助、政策解读、产品推广、电影放映、图书赠送、助学圆梦、特困关爱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7场,服务人数近4000人,参与志愿者800余人。通过自筹、社会捐助等方式累计送出生活必需品米面各500袋、食用油220桶、雨伞1100把、毛巾2300条、香皂1500块、洗手液560瓶等,累计金额42500元。自费提供设备为老百姓拍照,帮他们留下美好回忆,累计送出相框570个,免费拍照600多张。
   ▶ 品牌项目让文明之光更加耀眼
  近日,记者从“吴起宣讲与文明实践”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今年以来,县委理论讲师团成员李飞、王淑静、冯磊等志愿者分别开展专题理论宣讲30余场次;吴起县思源志愿者协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理论宣讲、法律援助、爱心义剪、爱心义诊、爱心午餐、最美瞬间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近1万人次。
  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一名名贴心的志愿者、一支支活跃的志愿服务队伍、一个个暖心的志愿服务项目都充分展示出了吴起志愿服务的独特风采,让一抹“志愿红”闪耀吴起大地,品牌志愿服务让文明之光更加耀眼,让文明之根在这座英雄的城市愈扎愈牢。
  据了解,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创新和总结,吴起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形成了“123456工作机制”,探索形成的“胜利山大讲堂”“我们来了”“网络+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在实践中受到老百姓的一致欢迎。思源“童心圆”爱心助学、吴起县“胜利大讲堂”两个志愿服务项目分别在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成立“胜利山大讲堂”是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的首创之举。2022年,通过整合全县各级道德讲堂、学习讲堂、法律讲堂等理论宣讲平台,探索建立县、镇街(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三级“胜利山大讲堂”。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胜利山大讲堂”1个,镇级“胜利山大讲堂”10个,村级“胜利山大讲堂”50个,计划5年内(截至2024年年底)实现县域全覆盖,“胜利山大讲堂”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除此之外,吴起县还成立了县委理论宣讲专家库,吸纳首批入库专家人才85名,制定出台《吴起县委理论宣讲专家库管理办法》,探索出了“五讲六进”宣讲模式,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7个专题宣讲共计468场次,参与干部群众近5万人次。同时还把“胜利山大讲堂”搬到了线上,累计编发各类学习文本、视频、音频3300余条,浏览量40万余次,受益党员群众近10万人次,党的创新理论正从“胜利山大讲堂”这个平台上“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来了”是吴起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打造的又一综合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为提高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该中心联合文化、农技、教育、卫健、司法、科普、环保等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汇集了理论宣讲、文艺表演、慈善关爱、爱心义诊、爱心义剪、农技服务、科技科普、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文明交通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性、综合性、集中性、常态性地深入农村及社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深入村组“串门儿”336家,在乡镇集市、小区、居民点、广场等“摆地摊”172次,参与志愿者1786人,参与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87家,参与群众超2万人,“我们来了”品牌建设基本成熟,名气也越来越大,得到了基层老百姓的认同和喜欢,也引起了省市文明实践中心的关注与推广。
  “网络+文明实践”文明实践品牌是吴起县开辟志愿服务新阵地的创新做法。据了解,为满足群众的差异化需求,扩大传播覆盖范围,吴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先后开通了“吴起宣讲与文明实践”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及快手号。据统计,上年度累计向市、县融媒体中心供稿51篇,提供短视频45条;通过公众号转发、报道省市县文明实践活动156次;通过微信视频号制作党史学习教育、“反响——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吴起”等5个线上宣讲专题130多期,累计转发3万余次、点击阅读量突破百万。一些活动还通过抖音、快手同步直播,累计直播时间超过130小时,单次在线最高人数达到2000人次,累计观看达到10万人次。与此同时,该中心还通过组织动员部分“网红”,来不断扩大传播范围,覆盖更多群体。
  “文明实践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在推进文明实践覆盖面、提升志愿服务实效性、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促进文明实践品牌化、文明实践宣传多样化上再下功夫,不断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汇聚志愿服务力量,让‘文明’融入城市血脉,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吴起县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徐志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