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7日
南泥湾的老镢头

  南泥湾,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朽的传奇!
  大家好,我是小小讲解员王可心,今天我带您走进南泥湾,去认识一把深藏历史的“老镢头”。
  这把老镢头,它重不过五斤,高约八寸,刃宽一尺,既不华贵,也不美观,但它却凝结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录着一个来自南泥湾的故事……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敌人的包围、封锁,使边区军民的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粮吃,没有被盖……毛主席深深地思考后,果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大生产运动在各根据地蓬勃展开,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镢头,向荒山发起了要粮的战斗。
  1941年春,王震旅长率领着359旅指战员们浩浩荡荡地开进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南泥湾。
  初进南泥湾,迎接指战员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考验。没有房子,那就搭草棚;粮食不足,那便挖野菜。打仗要有枪炮,开荒要用镢头,可是当时就连这样的镢头,也不是人人都有。
  千难万难,难不倒英雄汉,他们伐木解板换工具,收集废铁自己造。当他们发现了一座破庙里的一口破钟时,战士们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他们挖地炉、烧木炭、化铁水。铁锤奏鸣,火花燃星,一把把锋利的镢头诞生了,指战员们亲切地称它为“南泥湾的老镢头”。
  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却披上了金色盛装,“牛羊满山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的丰收景象不再是人民的幻想。359旅的战士们就是用这种原始的工具,改天换地,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
  1943年春节,延安鲁艺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慰问359旅的官兵们,唱响了一首《南泥湾》: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这首歌唱出了南泥湾的美好景象,更唱出了老撅头所诠释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些我虽不曾亲身经历,但却是这片热土上曾经真实发生的故事。这种改天换地的精神,至今我们仍能感受到,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担当自有我辈少年,红色精神更为传承久远,那年荒山成粮,养育了红土地的孩子,如今孩子长大,当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 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