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3日
红色沃土上的“电力雷锋”
——记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延安枣园)共产党员服务队
  记者孙艳艳
  诞生在圣地延安这片红色沃土上的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延安枣园)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延安枣园服务队),全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理念,牢记初心使命,唱响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新歌,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当代张思德”。
  “看到你们过来,我就放心了”
  宝塔区枣园街道温家沟村是典型的大棚产业村。阳春三月,走进温家沟村,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在暖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在种植户张随巨家的草莓大棚内,一颗颗色泽鲜艳、粒大饱满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之间,股股香甜扑鼻而来。3月16日一大早,延安枣园服务队的队员们就走进大棚对棚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检修。
  “灌溉完成后,一定要记得先把电断了,不然会超负荷工作……”队员们逐一检查大棚内的卷帘机、抽水泵、通风机等用电设备,向种植户详细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对变压器和线路进行红外测温,消除用电隐患。
  “眼下,正是草莓销售的旺季,也是大棚灌溉用电的关键时期,看到你们过来,我就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出现停电的情况了。”张随巨高兴地说。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种植户,带着服务上门,帮助种植户及时解决用电问题,让种植户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生产中去,助力产业发展。”延安枣园服务队队长卜燕萍说。

  把爱心送给最需要的人
  “你们这些电工娃娃心里常有我了,一有空就来看我,我这心里特别暖……”3月12日,看到上门走访的延安枣园服务队队员孙小峰,身患残疾的温家沟村王皮湾小组村民侯凤莲满是感动。
  今年70岁的侯凤莲,自双腿残疾不能走路后,延安枣园服务队的队员们便成了她家的常客。队员们每月来家里检查用电情况,还定期帮她清洁卫生、剪头发、洗衣服,逢年过节还送来各类慰问品。侯凤莲手机里的“1号键”便是孙小峰的电话,只要一个电话,小峰就随叫随到。
  当天,听说侯凤莲从女儿家(安塞)返回到枣园自己家中的消息后,孙小峰便立即带着队员赶来,为她送来米面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想到侯凤莲家里一个冬天没有住人,家中的线路、用电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孙小峰便和队员们一起仔细检查家中的开关、电磁炉等用电设备,排查安全隐患。
  “侯姨,你这还有啥困难就给我说,别不好意思,咱都不是外人。”孙小峰叮嘱道。
  把爱心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是延安枣园服务队队员们共同的心愿。在服务队里,有一份详细的服务档案,记录着孤寡老人、残疾人与特困户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和服务项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困难群众有需要,服务队就会为及时上门服务。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在延安,这支特别的电力服务队,传承张思德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贴心地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当好新时代的“电力雷锋”
  延安枣园服务队成立于1999年,是陕西第一支张思德共产党员电力服务队。一直以来,服务队始终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先后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陕西省学雷锋示范点、延安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70余项荣誉称号。
  “来电了!”2013年7月的一个雨夜,23点40分,枣园辖区康家村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村民们欢呼雀跃。那一年,延安遭遇强降雨,康家村山体滑坡,3根电线杆断杆倒下,大型机械不能进场。
  “每根电线杆都超过1吨重,大伙儿用肩扛,大雨不停,走一步滑半步,行进特别困难。”当时的情景,枣园供电所副所长梁雄燕记忆犹新,“当时情况很危险,但当线路接通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大伙都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23年,83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累计受理电话咨询11万余次,上门服务11万余次,参加一级以上重大保电工作500多次。”梁雄燕骄傲地说。
  如今,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已成为金字招牌,是用户安全用电的保障,是为企业做好服务的基石。在这支服务队的引领示范作用下,全市13个县(市、区)已成立了14支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全心全意做好电力“先行官”,用实干狠干架起党群连心桥。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当好新时代的‘电力雷锋’。”梁雄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