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3日
田间地头送“经”来
通讯员 陈子龙
    ●界头庙镇范家卓子社区碾子塬村连翘种植技术培训现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备耕黄金时机,为了更好地发展中药材连翘产业,连日来,黄龙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服务中心邀请的专家们奔波在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技术,让农民喜栽致富树。
  “各位农户大家好!又到每年春耕春产的时候,今天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连翘药材栽植过程中主要的一些注意事项,苗子移植回来以后,首先咱要根据根系的大小来取栽植的坑……”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毛仁俊正在给群众讲解栽植技术。
  近日,在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卓子社区碾子塬村胡秀莲家的连翘地里,热闹非凡,来自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毛仁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中药材连翘的生物习性、生长特点进行详细讲解,为提高连翘挂果率及产出质量,就栽种株距、行距、坑深、定植、平整修剪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
  毛仁俊说:“黄龙县地理条件非常优越,自然环境也比较好,特别适合连翘药材种植,近年来连翘药材市场行情非常好,我们当地药农积极性也很高,今后我们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材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当地药农连翘管理技术,增加药农收入,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黄龙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通过现场培训和手把手地传授,让参会群众受益匪浅。今年50多岁的界头庙镇碾子塬村村民胡秀莲就是其中一个,去年种植连翘收益20多万元,让她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去年我这20多亩地,每亩地平均收入1万块钱,今年专家到这地里看过以后,听了专家的讲解,我觉得这个产业能发展,我准备继续多栽20来亩,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胡秀莲说。
  经过几个小时的指导,现场气氛热烈,每个参训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技术,达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培训标准。来自黄龙县界头庙镇红罗义村张家沟组的汪申学,听了专家指导,让他感受颇多。
  今天看到以后学到好多技术,觉着自己启发很大,我也栽了20多亩连翘,自己回去加强管理,增加收入,提高产量,界头庙镇红罗义村村民汪申学说。
  随后,毛仁俊还来到石堡镇红石崖社区,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种植户传授中药材连翘管理技术,解决在栽种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专家的到来给当地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经过今天的培训,我看到连翘确实在管理方面还是要加大培训力度,红石崖现在发展连翘已经超过5000亩,回去以后要给栽植农户大力宣传,经过培训以后增加群众收入。”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樊喜金说。
  近年来,黄龙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优势,着眼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中药材野生保护利用和种植增量并举”的产业发展思路。注重发挥企业引领和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引进中药材企业2家。出台了《黄龙县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奖补办法》,加大对中药材企业及种植户的政策扶持。在抓好中药材产业开发的同时,切实做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作。近年来,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3.5万亩,其中连翘1.1万多亩,今年预计栽植苍术2200亩、黄精1500亩、柴胡6000亩、其他3300亩。发放产业补助资金542.6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县委、县政府既定发展目标,完善‘一园区四基地’产业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三区’产业战略。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强化技术培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中药材产业与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预计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总产量达到2.3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亿元。”黄龙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服务中心主任王海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