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乍暖还寒。许万昌在自家棚里解答完其他菇农的问题后,终于有了空闲时间。
许万昌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周店村村民,今年61岁,有40多年菌菇种植经验。他的大棚中间有一条轨道,方便用推车搬运货物,两侧有一排排白色菌袋,堆叠整齐,约半人高,平菇像花一样“盛开”在菌袋的一端。
提起论文,许万昌打开了话匣子。“别看我只有高中学历,但已经发了8篇论文,而且第9篇也写完咯。”他说。
许万昌介绍,1981年,他在福建等地接触到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回村尝试建棚种菇。“我是村里第一个菇农,当年就挣到钱,附近就有十几户要跟我学。”
为了不断掌握新知识,他四处搜集与菌菇相关的杂志和期刊,并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但我和别人种的菌种不一样,所处地区的气候也不一样,我琢磨着,如果我也写篇论文分享经验,也许会帮到其他菇农。”许万昌说。
2001年,许万昌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对如何让平菇种植高产高效表达了看法,并被附近菇农偶然读到。许万昌说:“有一天,他拿着杂志跑到我棚里,说这篇文章帮了他大忙,我很受鼓舞。”
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多种经营科科长刘磊介绍,在许万昌的带动下,2005年,全村投料就达700万公斤,周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菌菇村”,如今附近几个村也开始发展菌菇种植。
从平菇轻简化栽培技术到栽培新材料利用,多年来,许万昌始终将“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作为“科研”课题,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一边种一边写,多篇论文刊登在农业类核心期刊,获得不少专家“点赞”。“我每年都尝试不一样的种植方式,现在正在棚里做羊肚菌晚播种和大袋鸡腿菇覆土出菇试验。”许万昌说。
2019年,许万昌获得山东省农民农艺师职称。2021年,许万昌被授予齐鲁乡村之星称号。
自2018年起,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坚持能力业绩导向,试点推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对于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个人,人社部门和农业部门将给予3000元到8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如今的齐鲁大地上,“田秀才”“土专家”不断涌现,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基层能手的人才矩阵已经构建。记者了解到,齐鲁乡村之星每年评选人数扩大到800人,通过“直评”取得中高级职称的基层人才超11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上,乡村人才队伍日趋壮大。
“最近我越来越忙了。”许万昌说。问起缘由,他掏出手机打开短视频平台,展示起自己制作的科普视频,以及互动区里大量网友的提问。“您现在把互联网当‘期刊’发表‘视频论文’了?”他听后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