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2日
用真诚写意人生
——序惠哲散文集《飘来飘去的思绪》
  李尔莉
  惠哲邀我为他的散文集写序时,我是再三推托。以前有几位文友出书请我写序,我都推辞了,原因是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文学爱好者,指手画脚别人的文章就是画蛇添足。我甚至答应替惠哲去邀名气比我大、地位比我高的名家为他作序,但无奈他认定我:“你是作协主席,我就是想请你作序。”被惠哲的真诚所动,只好勉为其难。
  惠哲是延川人,后来“嫁”在了吴起。他从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沟一路走到洛水河畔。一路走来,惠哲经历了酸甜苦辣咸,无论愉快或者伤悲,都让他沉淀、思考、平静直至有一颗不再狂躁浮华的心。
  延川是个出作家的地方,延川的《山花》培养了三代20多位作家,使这个县城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罕见的“作家县”。从延川这块土地上走出的作家中,第一代作家群中有亲自培育《山花》成长的著名诗人谷溪,有以《人生》《平凡的世界》闻名遐迩,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等。有以厚夫、凡川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作家群,和以张北雄、胡同、杨英等为代表的第三代作家群分别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登上文坛,带动了整个延川文艺的繁荣与发展。
  惠哲从小在延川长大,加之他又在乡镇工作过,有着一个作家所拥有的深厚的生活和文学基础。这本散文集收录了他的92篇散文,内容丰富,风光无限。
  以前和惠哲没有过交集,偶尔在“陌上草根”公众号看到他的文章,浏览过几篇,感觉都是心灵鸡汤式的写作,没有特别关注过。而真正读到他的文章是在三年前,惠哲给我负责编辑的《长征》杂志投来一篇散文《父亲的生日》,里面有一段话感动了我:“晚上父亲把羊赶进羊圈后,和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着三弟烤好的牛肉,依旧沉默。只是偶尔重复着那句话:‘我穷了一辈子,没有给你们挣下什么,回来过生日瞎糟蹋钱了,我现在又能吃上喝上了,我挣的够我花,你们不要担心。’炉火映着他瘦削的脸庞,花白的头发和刀刻般的皱纹格外醒目。老家的夜安静祥和,昏黄的灯光和青蓝的火苗在夜空下闪闪烁烁,那漂泊在外的人儿,似乎在这座院落里,才能感受到莫大的安慰和深沉的眷恋。”读这段话的时候,不仅感到文辞优美,情深义重,更主要的是文章中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于是留用发表,我也就此记住了惠哲这个名字,同时开始关注他的作品。
  后来,惠哲陆续投稿,通过编辑惠哲的多篇散文,发现他的散文进步特别快。他有着作家所具备的敏感、锐利、真实和热情,这使得他对人情世故、景物描写有着细致的观察感悟,信笔成章。而我觉得,一个作家最为重要的还是他的天赋。天赋所给予他的,是那种对文学的热爱、眷恋,对文字的理解、灵动,对感知的透彻、深刻。惠哲的许多作品都能看出这一点。你看他在《后记》中写道:“我和父亲坐在火炉旁,炭火映照着他瘦削的脸和沟壑般的皱纹,满头的白发凌乱,嘴角儿泛起的唾沫角儿凝结在一块儿,满藏污垢的指甲和沾满柴草屑的粗布衣裳显得油亮,嘴里的烟卷儿在忽闪中一缕轻烟掠过他的额头缓缓升起,身后的窑壁旁立着他的老伙计——一柄光滑的拦羊铲,正静静地注视着这对沉默的父子和燃烧的炉火。‘听说你经常写作文,还发表了?’父亲平和地问道。‘嗯,也不经常写。’我平淡地答道。‘那你以后多写上几篇作文,最好编上一本书,让我好在人前夸你。’父亲一脸平静却戏谑般地说。我再无言语,于是这孔窑洞里又陷入了沉寂。今年七月份,我决定整理自己的书稿,给父亲和自己一个交代。”
  读完以上这段话,我潸然泪下。惠哲一次次提到自己的父亲,他笔下的父亲是个农民,不仅辛苦一生把他培养成才,还教育他要知恩图报,这是父亲给后代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惠哲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和近乎素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写意画,动静结合,朴素自然,清新流畅。并赋语言予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哲理,寄情适意。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立即浮现在我的面前——一个朴实厚道的农民父亲与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坐在炉火旁,一柄光滑的拦羊铲正静静地注视着这对沉默的父子和燃烧的炉火。这是一幅幸福的画面,也是一幅让人沉思的画面。我们知道:文化人常常是多愁善感的,而作者出书不计名利,只是对父亲的一种报答,让父亲好在人前夸奖儿子,这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愿望,然而又有几人能实现呢?让我们不由陷入了沉思。
  再看惠哲的散文《野草》:“秋风中,野草或是瑟瑟发抖或是低声吟唱,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沙砾黄土河泥铸就的家园中,永远不离不弃。杂草有的枝干粗壮,叶子肥厚,骄傲地肃立;有的枝小叶短,相互缠绕;有的完全贴附在地面,紧紧拥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杂草中,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儿、形状各异的破铜烂铁和数不清的破烂儿拥挤在一起,谁也不嫌弃谁,都兴致勃勃地聆听着蛐蛐儿或是高亢或是低沉的欢唱。野草从来不刻意追逐那轮回中的春夏秋冬,对于出身贫寒的奋斗者来说是温暖的精神慰藉。春天,风从高原吹过,一缕缕清风像母亲温润的手掌拂过,大地在春风化雨的催促下醒了过来,舒缓了一个冬天的惺忪和睡意。洛河水冰雪融化,竟然难得的清亮。野草在洛河水流声中悄悄地蹿出了地面,那湿润潮湿的河床正是孕育野草、勃发生命的理想场所,抖一抖身上的尘土,铆足了劲儿迎着风雨声开始了又一季的生命旅程。这些不问出处、破土而动的精灵迎来了新的开始……”惠哲的这些笔墨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美感。野草的生命里没有退缩与忍让,永远乐观向上。野草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正是这平凡,才决定了它与世无争,默默地繁衍生息。我们人类就应该像野草那样,即使默默无闻,也要扎根于砖块瓦砾的缝隙中,汲取阳光雨露,不畏严寒酷暑,不计荣辱得失,默默地给这个世界奉献一抹新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散文就在于情,读着惠哲的散文,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走在路上,那是用真情写意人生。散文如何写才算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散文的写作,一是要有真情,二是要有新意。何谓新意,就是在语言、结构、叙述的方式上,有创新,有特点。
  惠哲热爱生活,勤奋写作,散文创作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如何在未来的创作中,汲取古今中外名家的营养,形成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这需要阅读大量的名著。文学需要沉淀,宁静才能致远。我相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勤奋努力,惠哲未来的散文写作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