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4日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25日)
    ● 洛川会议旧址

  洛川会议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及其他有关人员23人。会议由张闻天主持。
  会议议程为:(一)政治任务问题;(二)军事问题;(三)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并作结论。他在报告中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及国共两党关系,指出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和战略方针,强调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他说:中国抗战存在着两种政策和两个前途,即我们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政策和国民党的单纯政府抗战的政策,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前途和大分裂、大叛变的前途。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战略支援任务);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在统一战线下的相对独立自主的指挥;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山地战要达到建立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小游击队可到平原山区发展。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红军主力全部出动要依情况决定,要留一部分保卫陕甘宁边区。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要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会议决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张浩、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等11人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书记,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亦称主席、副主席),会议对所讨论的问题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对于八路军的作战原则存在一些不同认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充分讨论。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8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一一五师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后任政委),率部挺进晋东北;一二○师以原红二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后任政委),率部挺进晋西北;一二九师以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后任政委),率部挺进晋东南。当日,朱德、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发表通电,宣布就职。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沿用八路军的番号。
  红军改编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分别在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富平县庄里镇、泾阳县石桥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随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选自石和平主编的《图说延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