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5日
持之以恒,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李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年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始成为社会共识。从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出台《反食品浪费法》,再到制定《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一系列的有力举措让浪费现象有所改善,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但需要警惕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似有回潮之势,应引起警觉。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个老话题。近年来,我市加大“文明用餐”“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等宣传,倡导市民合理点餐、避免浪费,引导市民养成节俭、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但身处多元化的消费环境,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人为了讲排场,请客点菜时倾向于多多益善,把盛宴变“剩宴”;有的餐饮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益,设立最低消费标准,造成铺张消费;有的外卖商家设置不合理的满减优惠,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间接助长浪费之风。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加剧了“舌尖上的浪费”之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重而道远。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须紧抓预防。要将“浪费可耻”观念转化为市民内化于心的道德遵循,使厉行节约的意识成为常态化。相关部门要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可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菜品,将餐饮服务中的浪费行为置于监管之下;加强对单位食堂、公务活动用餐和学校餐饮的管理,提倡健康饮食、按量按需供餐,培养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督促家庭和个人减少食品浪费,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家庭饮食习惯,按需采买、充分利用食材,提倡小分量、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还须抓治理。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对此,有关部门可予以借鉴,加强制度建立与落实,以制度的刚性确保治理行动的成效。要加强教育引导,针对机关单位、餐饮行业等,明确监督主体,对浪费现象采取警告、曝光、训诫、罚款等多种手段,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形成遏制浪费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细化餐饮制售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自律,推动全社会形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好习惯。
  一粒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既是对社会资源的珍视,也体现着对他人劳动应有的尊重。只有大家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才能汇聚成反对浪费的潮流,继而在全社会营造出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