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1日
专家学者谈延安双拥运动
    罗海曦,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学教授,大校,政治动员与双拥方向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八路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359旅分会副会长,北京国防经济研究会理论部主任,江西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系359旅供给部政委罗章之子。
    高中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     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历程研究(1921—1949)》等。近年来在《人民论坛》《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国领导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与延安十三年史有关的学术论文。     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

    王今诚,历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兼任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红色与生态文化研究分会副主任、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项目等6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宦洁,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原副校长,一级巡视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法学会副会长。     长期以来专注于党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法治政府建设、陕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高尚斌,延安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人才工程领导小组确定的学术带头人,延安圣地英才、干教名师、社科名家。曾荣获全国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被评为陕西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陕甘宁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
    钱均鹏,女,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长期从事党史和军队政工教学科研工作。     在中央电视台《回望延安》讲座担任主讲,主讲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获国家精品课。公开出版专著3部,主编30多部,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妇女报》《学习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大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报纸和核心期刊发表理论文章和论文60余篇。

    冯枚,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常务理事,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指导中心副主任委员。     完成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一史两志”科研课题《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13年重要活动》;完成《延安时期气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理论文章《继承伟大建党精神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等文章,分别发表于《中华魂》等。
  
  双拥工作是凝心聚力团结制胜的重器
  双拥工作,即八十年前,在中共中央号召展开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
  在我党我军和人民政权的发展历程中,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
  战争年代,我们通过这项工作把党政军民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团结制胜,成为中国人民赢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双拥工作,生动全面地展示出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的宗旨,巩固和增强了人民战争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有效地防范官僚主义和军阀残余抬头,对党、政、军的全面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拥运动的开展,对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政府建设,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对于双拥工作的意义,有着诸多不同的概括和从不同角度的深度研究与展开论述。
  双拥运动的开展,是由于我们的党政军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这是这项工作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
  双拥工作增进了军政军民之间的团结,使得人民战争的力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双拥工作对于党政军自身建设作用巨大,无可替代。
  “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双拥在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十年的岁月,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工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胜利和人民生命安全保卫功不可没。进入到新时代,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军地奋力承担起新时代双拥工作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把广大军民的意志力量凝聚的党的旗帜下,不断谱写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讲好双拥的三个故事,这就是:双拥诞生地的故事、战争年代的双拥故事、新时代的双拥故事。
  2023年3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讲话中,特别强调“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我们延安是双拥运动的起点,并且,在八十年中,一直保持双拥模范市称号。这为双拥工作展示出的典范作用,应当继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他强调:“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作为把政府、军队和群众联结一起的双拥工作,在推进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的进程中更多发挥作用,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强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和战略力量一体运用,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而奋进。
   抗战时期延安双拥工作的由来、意义与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双拥工作有很久的历史渊源,其发展及成就与党的领导体制与政策策略息息相关。双拥运动与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构成了边区的“三大运动”,化解了诸多矛盾,对推动群众路线成熟、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双拥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边区连年灾荒和过重的经济压力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高原,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加之国民党兵匪的烧杀抢掠,造成了不少“战乱灾荒”。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以至“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二)军队开展生产自救,减轻地方压力
  当时,留守兵团各部队局部地开展了生产运动,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边区的关系,服从统一的计划安排和边区政府的政策,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不动用民力,不长期借用群众的农具;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上,既要增产,又厉行节约,保持军民团结。
  二、边区政府开展拥军与拥民工作
  (一)边区政府重视拥军工作
  在开展生产运动的过程中,双拥工作在积极开展。1942年以前,边区部队的拥政爱民工作与政府的拥军工作,都做出了成绩,较好地完成了保卫边区、巩固抗战后方的工作。边区人民积极募捐,支援前方的抗战。
  (二)拥民的具体举措
  为了解决经济困境,毛泽东首先提出“自己动手,才是出路”,号召部队开展生产,号召全边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应对长期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备最困难时能自给自足”。
  (三)重视和强调群众路线
  边区政府指出:“由于群众热烈的拥护和积极响应,使征粮工作顺利地获得了初步成就。”
  群众路线思想有了新的提升,既认识到“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还提出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观点,在这些成熟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指引下,双拥工作由此开展起来。
  三、历史启示
  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生产与斗争经验的丰富,中共中央对党政军民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首先,革命和战争是影响一切政策和策略的重要前提。
  再次,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军队的政治工作,反复强调“在抗战中应有独立性”,同时不能“无视国民党军队的传统与作法对我们的恶劣影响”。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协调党政军民之间的关系,群众路线更加成熟,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共中央领导的双拥工作,不仅是根据地渡过经济难关之策,也是加强群众路线之方,更是党的一元化领导之脉。
  延安双拥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理论逻辑
  延安双拥运动的兴起并非偶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军事思想的具体实践。
  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双拥运动的兴起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其性质宗旨和作用实际反映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作用,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是党推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所在、自信所在。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志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军事思想,为延安双拥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撑,建构了双拥运动的实践框架。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是双拥运动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军队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有人民军队和人民打成一片,军队干部和战士打成一片,把适合人民利益的东西坚持下去,努力改掉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就能无敌于天下。
  因为,一支能够通过生产解决供给的军队,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意义是重大的。生产自给不但能改善部队生活,更能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军民、军政关系。
  三、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是双拥运动正确发展的基本保证
  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人民军队唯有真正做到军民一致、官兵一致,遵守群众纪律,时刻不脱离群众,拥政爱民,才能有效改善和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巩固并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毛泽东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
  总之,延安时期兴起于延安的双拥运动,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大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党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作为主体,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目的,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作为根基,牢牢扎根人民;把人民作为尺度,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立场。因为,唯有如此,人民军队才能始终保持人民属性、站稳党性立场,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继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作风和传统,才能始终成为党和人民完全信赖的英雄军队,才能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才能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双拥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
  今年是伟大的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双拥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民主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是延安精神原生态具体体现。这项运动的产生既有深厚的历史支撑,又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既有其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又离不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可以说,双拥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
  延安双拥运动能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
  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十分注重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
  二是改进军队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的需要。开展双拥运动,使广大军民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军地双方的思想觉悟。
  三是密切根据地军政军民关系的需要。延安双拥运动的开展,使军队、政府以及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双拥工作之中,边区和各根据地的双拥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改善了军政军民关系,军政军民团结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好新时代双拥活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安全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高度重视、深怀感情,多次出席双拥有关会议和活动,就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光荣传统,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强国兴军强大力量。”“要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根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这些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弘扬延安精神 继承双拥传统
  延安双拥运动正式开始于1943年春节的双拥运动月。
  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双拥运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毛主席亲自起草的《关于开展根据地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要求各根据地于1944年春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双拥运动。从此以后,延安双拥就发展到了各根据地,成为党和革命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延安双拥的方式方法和具体内容早已成为历史,而铸就的优良传统则越发显现出无可替代的恒久性价值。
  1944年双拥运动月开展期间,党中央专门发出《关于检查拥政爱民及拥军优抗工作的指示》,指引双拥工作深入进行,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做好双拥工作,就要继承这一传统,加强党中央对双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成功。
  鱼水深情,血肉相连,从来就是我们党领导下军民关系的本质属性。而延安双拥运动的缘起,又是为了解决特定背景下产生的边区军民之间的矛盾。经过双拥运动,真正改善了党政军民的关系,形成了军民亲密团结的局面。
  因为双拥工作注重了质量和实效,从而取得历史性的成功。新时代做好双拥工作,就要继承这一传统,贯彻新发展理念,讲求工作质量,解决好双拥共建的实际问题。
  延安时期的双拥运动,实际上是军民互帮共建的大行动,体现在生产建设、文教卫生、政治工作、战争行动等各个方面。这种互帮共建的大行动和军民大团结,极大提升了进行革命战争的整体战斗力,使我们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
  延安时期的拥军优良传统告诉我们:做好拥军工作,贵在尽心竭力、自觉行动。今天的时代条件和革命战争年代完全不同了,拥军的内容、形式、方法必须符合新的实际。但尽心竭力的优良传统不可丢,自觉拥军的可贵行为不可变。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也是一个延安精神的宣讲传播者。为军队服务,从来不讲任何条件。祖国大地上,东西南北中,都留下我为军队服务的足迹。在纪念双拥运动80周年的时刻,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拥军意识,让拥军工作更上一层楼。
  延安时期双拥运动的经验启示
  延安是双拥运动的发源地,回望延安时期的双拥运动,总结其成功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双拥运动的守正创新提供历史镜鉴。“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延安时期双拥运动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上下一心,高度重视是形成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的基础。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党政军民更要高度重视军政军民关系,大力发扬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优良传统,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双拥政策,同时抓好政策的末端落实和奖优罚劣,及时跟进各级落实政策的情况,尤其是基层的落实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政策。各级要增强问题意识,勇于自我批评,互相认识在统一目标和统一任务之下,各个岗位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了解对方的困难。要敢于担当,聚焦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办实事解难题,勇于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拓展双拥工作的思想教育功能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将突击性活动和经常性活动配合起来,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探索建立平时服务与战时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弘扬延安精神,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发端于延安的双拥运动,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深刻反映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本质联系,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做好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把广大军民的意志力量凝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下,把这伟大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在双拥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才能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向心凝聚力、奋进团结力。
  做好新时代的双拥工作,要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养分,使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的磅礴力量,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新征程上,做好双拥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进强国强军”的使命任务,积聚起广大军民的意志力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双拥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