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谷嫦瑜 通讯员 范筱霞 白应栓)“我种了200亩果树,但是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往年的收入很不理想。今天看到相老师现场指导果树修剪,让我了解了果园生草可以调节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我对果园管理一下就有信心了。”近日,在甘泉县劳山乡果园基地开展的山地苹果管理培训会上,劳山乡劳山村的果农王周周收获满满。
此次培训活动中,甘泉县科协邀请礼泉果协名誉理事长相宇波与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对该县40余名镇村干部及果农进行培训,旨在通过培训,帮助果农抓好今年的果业生产工作,提高果农自我管理果园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现场,相宇波结合甘泉县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分析了该县发展山地苹果的天然优势,推荐了适合该县种植的苹果新品种,并介绍了花期调控、地温调控等应对“倒春寒”的有效措施,强调果花防冻要提早行动,防患于未然。
“防冻特别重要,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不能掉以轻心。”相宇波看到果园里已经准备好草堆及护冻坑,就在现场示范了山地苹果拉枝、修剪、环切等环节的技术要领。同时,针对果农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现场指导如何防冻。
“苹果花快开了,如果花冻了,一年的收成也就完了,花期防冻是我们目前最操心的事。感谢县科协为我们请来相老师现场指导,这下我的心里也有底了。”劳山乡杨庄科村村民周奋战说。
道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任浩说:“道镇全镇有4600余亩山地苹果。这次回去,我要组织更多的果农来参加科协举办的送科技下乡活动,让大家多学技术发展产业。”
果农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掌握了果树管理技术,为他们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