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1日
栽下樱桃树 敲开幸福门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蔺文婧
  时至初夏,走进吴起县长城镇双湾涧村的日光温室樱桃采摘园,20座整齐排列的樱桃大棚映入眼帘,棚内翠绿的樱桃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58岁的韩金成从事大棚种植21年。因为技术过硬,他曾荣获“首届陕西省优秀青年农民”“吴起县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长城镇产业示范带头人”等称号。2012年,吴起县蔬菜中心建立樱桃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韩金成凭着多年丰富的大棚果蔬种植经验,多次被外派学习樱桃种植技术,并用所学技术为全县樱桃大棚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2021年,韩金成被吴起县长城镇聘请为果蔬技术员,指导镇上的果蔬大棚产业。同时,他决定承包10座双湾涧村的樱桃大棚,从种植能手转变为农业生产“领头人”、共同致富“带头人”。
  记者见到韩金成时,他正在大棚里忙碌着。目前,他的10座樱桃大棚还处于零星挂果期,但他信心满满:“到盛果期,我这些大棚算下来,一年时间就有可能把40多万元的投入成本收回来。”
  “樱桃好吃,树也好栽。”韩金成认为种植樱桃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辛勤劳作和科学管理。自从承包樱桃大棚以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午觉,一有时间不是修剪枝条,就是忙着查看树木长势,为收获高质量樱桃打好基础。
  韩金成在经营自己樱桃大棚的同时,也不忘为其他种植户做好技术指导。他说:“我要掌握好樱桃种植技术,帮助其他种植户学技术、懂管理,都能见效益。只有大家把钱挣了,我这个技术员才算称职。”
  为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科技支撑,2022年,双湾涧村建立了4.0智慧农业平台,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环境监测、视频监控,达到智能联动的效果。同时,还采用智慧化技术,配备全自动喷淋、起帘、放风等设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打造适宜樱桃生长的气候条件。
  樱桃园的良好运营,也为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提供了机会。“我没事的时候,就到樱桃园里修剪枝条,还可以到周边村帮忙锄地干活,一年下来能增加不少收入。”村民蒋闰芳高兴地说。
  据了解,如今,双湾涧日光温室樱桃采摘园采用“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由合作社负责大棚的土地流转、设备设施日常维护管理以及电商服务站的销售服务,农户反包倒租种植经营,脱贫户、剩余劳动力参与,确保村集体经济有收入、经营农户有利润、脱贫农户有就业。
  双湾涧村第一书记刘晔文说:“盛果期,我们每棵树大约产果5斤以上,预计每年每座大棚能有12万元的收入,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带动10余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后期我们将会通过产供销立体推进,补齐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增加村集体、种植农户和脱贫户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