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汇聚人才合力 筑强发展之基
——黄陵县招才引智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姜顺 通讯员 李刚
  孟夏时节的黄陵,惠风和畅,万物并秀。
  5月4日上午,在黄陵县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郝文涛忙碌地整理项目册、宣传片、推介词等,为近期举行的各类招商活动做前期准备。最近,她还计划抽时间下乡实地调研各乡镇招商需求,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不断完善项目储备。
  “县上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把符合县情实际的好项目顺利引进来,还要全力协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郝文涛说。作为去年10月份黄陵县第一批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入职后的郝文涛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近年来,黄陵县聚力打造人才高地,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6人,柔性引进创新型人才103人,将招才引智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久前,系列招才引智的创新举措入选省发改委2023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并在全省复制推广。
  “引才”新举措
  “求职时,工作人员会贴心地递一杯热水,耐心解释求职者的疑问,不少人在现场留了联系方式。不论是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都让人感受到了黄陵招才引智的满满诚意。”郝文涛对求职时的感受印象深刻。
  2022年初,黄陵县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县财政专项列支5000万元设立“人才引进政策兑现资金池”,对重大人才引进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从政策到资金给予全方面保障。
  桥山中学教师庞刚刚也是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入职后,完善的设施配套和后勤保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学校“师徒结对”的举措让他一入职就有专人“传帮带”,很快就融入了新的教学环境。
  “学校把吃饭、住宿都安排好了,福利待遇也是附近市县最好的。”家在甘肃、之前在南方工作的庞刚刚感慨地说:“黄陵从生态环境到人文底蕴都很好,让我不仅从距离上离家近了,心理上也很有归属感。”
  为满足招才引智工作需求,黄陵县整合建立全县事业编制周转池,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以上专业化人才,除工资待遇外给予足额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制定出台住房、医疗、创业、家属就业、生活补贴等7个方面人才优待政策,并配套建设人才公寓,让各类人才留得安心。
  除此之外,黄陵县坚持市场化运作,与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联合组建黄陵人才服务公司,与和君恒成公司合作组建黄陵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为创业创新团队和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用才”新环境
  许平周是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术的第四代传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医正骨技艺传承人。2022年,他通过黄陵县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成为黄陵县中医医院的一员,并开设许平周中医正骨工作室,许平周定期在此坐诊并指导,此项举措不仅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也让黄陵县中医医院的医生获益匪浅。
  除许平周外,黄陵县还以柔性引进的方式,聘用何满潮团队为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智慧工业平台专家顾问团、聘用马锋旺等24人为轩辕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农业平台专家顾问团专家。院士、专家团队的加盟,不断推动黄陵工业、农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黄陵县与西农大、西北大、中国医科院等7所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6个。与206所合作建成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大学、中煤科工集团总院等高校院所进行科研合作,建成智能云管控、诺莎智能风险管控等系统,国家煤矿安全智能开采重点实验室落户黄陵。
  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让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推进优秀人才创业方面,黄陵县推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装备制造、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等高质量项目30个,以创业项目留才用才。出台财税、金融、土地等扶持措施26条,设立了风险贷偿资金池和融资担保基金,建成集企业孵化、科技转化为一体的轩辕科技创新中心,为各类企业和人才团队来黄陵创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今的龙乡大地,爱才、惜才、用才的东风遍吹,一个以人才驱动发展的“黄陵模式”日益清晰,一批批优秀人才在黄陵各展所能,形成了人才质量转化为经济能量、科技优势转化为有效供给的生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