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抓发展必须抓投资,抓投资必须抓项目,抓住了项目投资就抓住了经济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在高质量项目推进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白岗:今年以来,我们将“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作为“三个年”活动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了《延安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提出“五个更”工作目标和13条具体工作措施,在高质量项目体量更大、结构更优、进度更快、储备更足、保障更实方面狠下功夫,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项目谋划储备方面,建立“四个联动”抓谋划、“四张清单”抓储备、“四个标准”抓准入、“加减乘除”抓审核机制,动态调整库内储备项目,推动市发改委项目总库和工信、农业农村、文旅、招商、财政、统计等行业部门项目分库实现“多库联通”,将招商引资与重点项目联动管理,不断增加储备项目数量和市县领导包抓项目任务和责任清单,充分发挥领导包抓示范带头作用;高质量筹备省级、市级项目观摩活动,以观摩促建设、促推进;委托第三方机构针对手续办理、形象进度、投资完成等方面开展专业督查,确保项目真开工、投资真到位。在项目服务保障方面,实行“四个一批”动态管理项目,建立“一项目一清单”保障机制,着力在手续优化和流程再造上缩短用时、简化环节、提升效率,全力保障资金、用地、用工、用能、用水、用人等要素供给向重点项目建设倾斜,每季度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为高质量项目建设提供优良、稳定环境。
记者: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在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方面都有哪些成效和亮点呢?
白岗:一是项目谋划储备量质齐升。共谋划储备项目629个,总投资477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70个和390亿元,谋划储备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是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总投资的2.93倍和3.18倍,其中不乏一批紧扣中省所需、市场所求、群众所盼、延安所能,“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后劲充足。二是项目建设推进提速显著。截至3月底,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投资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5%、23.6%、145.3%;344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276个,开复工率80.2%,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29亿元,完成率22.3%,较去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组织开展市、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4次,开展重点项目专项督查3次,圆满完成全省一季度高质量项目观摩活动任务。三是项目服务保障发力精准。常态化开展项目前期攻坚行动,“四个一批”动态管理机制全省推广,使用林地手续办理实现统一归口,环评手续办结时限压缩一半,制定延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线上线下双推送制度,项目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发展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市发
改委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白岗:全市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发改委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三个服务”,聚焦“三个突破”,扎实组织开展“八个专项行动”,确保突破年活动走深走实,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覆盖范围广。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提升办事便利度、提升投资吸引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涉企监管执法、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强化涉企政策落实、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八个专项行动”,确定43项重点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突破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是改革力度大。提出“三个突破”工作要求,对中省确定的“标准地+承诺制”“交地即交证”改革任务实现率先突破,对企业群众关切的领域和问题聚力突破,对先进地市的“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包容审慎监管等典型经验积极学习集中突破。
三是推进措施实。组建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专班及“八个专项行动”工作组,实行“工作组周安排、工作专班月调度、领导小组季讲评、目标任务年考核”推进机制,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开展。制定任务、问题、周推进“三张清单”,建立统筹调度、问题发现、督查督办、成效评价“四个机制”,推进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建立信息专报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
境”的浓厚氛围。
记者:市发改委在打造高效的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那在营商环境突破年取得了哪些成效?都有哪些亮点呢?
白岗:按照全市开展“三个年”活动动员会精神,我们将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有力有序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
服务项目方面,大力推行“交地即交证”改革,洛川县、黄陵县、富县、吴起县累计出让土地19宗。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副本)“三证同发”,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服务企业方面,开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企业开办一件事”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全年纳税时间压缩至60个小时内,提前实现年度工作目标。2023年全市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招引高新技术企业2家,评选第二批“圣地英才计划”人选108人、团队5支。服务群众方面,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组织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开展“沉浸式体验”,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问题反映渠道,持续加大问题转办督办工作力度,累计转办交办问题线索54件,办结49件。
记者:开展“三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是硬支撑、营商环境是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是硬保障,三者密切关联、缺一不可。那市发改委是如何通过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白岗:市发改委坚持“一个目标”“七个强化”和“三个长效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夯实工作责任,深入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
我们坚持以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为目标,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委党组会议、全体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有关论述作为必列议题,分期分批举办科级干部专题学习班,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发改干部谋划工作、推进落实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每周举办高质量发展大讲堂,业务科长登台讲课,科级以上干部围绕工作职能,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对党的理论、最新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截至目前,共推荐县级干部参加轮训班4批,在委内召开全体会学习3次,组织各党支部学习9次。
我们坚持以“七个强化”为手段,全面系统安排各项工作。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强化教育培训,补齐短板弱项”“强化责任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强化监督约束,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纠治四风,破除作风顽疾”和“强化鼓励激励,推动担当作为”等工作举措,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项目推进、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守底线补短板促协调等工作,从政治思想、教育培训、任务落实、监督约束、鼓励激励等方面为切入点,以科学、系统手段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们坚持以“三个长效机制”为保障,推动活动走深走实。一是建立宣传引导长效机制,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作用,深入宣传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宣传我委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督导检查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持续对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及时进行预警通知、跟踪问效。三是建立科学考核长效机制,巩固工作成效。将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底考核,在合理确定考核权重、考核分值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加分项目和内容,准确反映出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工作成效和精神面貌,为各项业务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牢固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