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4日
村美民富产业兴
——吴起县杨青村发展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村民给鱼投食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康彦创 温巧莉
  夏日的吴起大地满目苍翠、繁花遍野。近日,记者走进吴起街道杨青村,汽车转过一个弯,半山腰上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就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颇为壮观。
  近年来,杨青村坚持把农业发展作为产业兴旺之基,因地制宜,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杨青村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道路。
  温室大棚里,工人刘富成正在往鱼池里投放鱼食,一把鱼食下去,立即引起池里一阵喧闹,鱼儿争先抢食。
  “最近,鱼池刚刚放入了一批新鱼苗,主要养殖鲈鱼、草鱼、鲤鱼,目前长势良好。去年,这里产出鱼种、成鱼共3万多斤,收入约30万元。”杨青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宝说。
  杨青村的西沟塔渔业家庭农场创新采用“陆基圆池”新型渔业养殖技术,这种高密度养鱼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让温度可控,可实现全年全周期的现代化养殖。一个人可以管理20多个鱼池,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活水养鱼还配套了污水处理系统,将尾水用来浇灌草莓、黄瓜等蔬果,真正做到“一水两用”“变废为宝”。
  除了设施养鱼,杨青村的普罗旺斯西红柿也因色艳肉嫩、汁多味美、绿色营养的优良品质而远近闻名。
  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川台地大棚里,一行行西红柿植株长势喜人,如灯笼般的西红柿鲜红靓丽、圆润可爱。
  “今年栽种的已经上市,水分足、口感好,果形质量也好,都是游客自己前来采摘,根本不愁卖。”种植大户齐东说。
  种得好、品质高、口感好,才能销得旺。齐东介绍,在做好平时管护工作的同时,为了提高西红柿的口感,用农家肥做基肥,定时补水浇灌,保证西红柿的口感和水分。
  “杨青村有82个标准的温室大棚,主要用来养鱼,种植蟠桃、西红柿、香瓜、黄瓜等,有近20户村民都是依靠温室大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吴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步钱说道。
  在连绵起伏的山峁间,一座座大棚孕育着新的希望。近年来,吴起街道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产、农民增收致富,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蓄势赋能,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后劲。